来源:最宁县
凡地名者,必有来历,或取之地形,或成以意念、传说、历史、风情等,不少地名颇有史考价值。
宁县乡镇名18个,自然村名多达1500多个,除极少数以意念取名之外,其它乡镇名、村名无不与山水、乡土息息相关。
所有这些地名,都有各自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读地名,就是读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
近日,我闲来无事,在网上找了一些宁县各乡镇名称的来历,算是回顾一下宁县的历史吧,下面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或许有不精确的地方,欢迎你们在底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善出宁县人自己的历史,肿么样?
宁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夏商时期,宁县属雍州,是周族发祥之地。《庆阳府志》载:“夏桀二十二年公刘迁豳”,在宁县城西庙嘴坪筑公刘邑,建古豳国,大展农耕,扩疆僻域,经400余年的经营和发展,成为西北最强大的部落方国。“周道之兴肇始于此。”平王东迁后,义渠族在这一带建立部落方国,雄踞一方。经“首届中国义渠戎国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确认义渠戎国都城治在今宁县庙咀坪。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秦灭义渠后置义渠县,兼置北地郡,宁县始有地方行政之机构。秦始皇数游北地郡,命大将蒙恬、公子扶苏帅大军30万修建成了秦直道,直道途经县属子午岭主脊约40.3公里,使宁县成为辅翼咸阳的军事要地。汉置泥阳、大要、弋居、彭阳、襄乐、义渠6县。且文臣武将层出不穷。丞相公孙贺文武兼备,政绩斐然;公孙敖四次为将,屡立战功;义阳候傅介子智斩楼兰王,打通了丝绸古道;度辽将军范明友南征北战,数败匈奴。魏晋时宁县地属雍州安定郡,文臣、武将、学者辈出。良平傅氏家族史册有名者达50多人,傅玄、傅咸父子著述“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傅玄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北魏先后置华州、班州,邠州、豳州,辖西北地、赵兴、襄乐3郡,领10县。废帝二年(公元553年)以“抚宁戎狄”为名,改豳州为宁州。
隋、唐时,数度置州辖郡领县,成为当时的京畿重地。隋时,上大将军乐安郡公袁谐、上大将军蕲春郡公达奚长儒、左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窦荣定、左卫大将军绛郡公李礼成、河间王杨弘先后任宁州刺史。唐初,秦王李世民三战宁州,翦除割据势力,大败突厥兵,巩固了唐王朝的西北边防。中宗年间,宁州刺史狄仁杰“德政斐世”,“州人勒碑以颂”。“安史之乱”中,唐肃宗驻跸宁州彭原郡,召集天下兵马,平息叛乱,恢复统一。宋、元时,宁县为军事州,辖五县,地处边关前哨。驸马都尉韩崇业系眷云阳公主出任宁州刺史,右仆射张集贤为宁州经略使。抗金名将吴阶、王庶、吴璘先后驻兵宁州。金蒙大战于大昌原。明时,宁县仍置州领县。康熙二年,析庆阳府等四府以置甘肃省,宁州遂属甘肃省。这一时期,宁县教育特别发达,在历次科举中进士及第者达数十人。吕经一门三进士;贾璀髙才积学,卓冠一时;刘奕煜为道光严师,深受朝野敬重。辛亥革命爆发后,彭四海、汪兆黎等有识之士积极响应,聚众4000人,在湘乐莲花池发动起义,打响陇东反帝反封建第一枪。
1913年(民国2年),改宁州为宁县。
春荣镇:前名五汉,传说在清朝时期,此地有集市,但被五个大汉强赶出去,后人称为五汉。1936年随行政府的改变,当政者命名在春天,一切欣欣向荣,故得名春荣。
早胜镇:前名早社。隋炀帝大业10年(614年),在此地筑城,置枣社驿。因九龙川、马连川盛产大枣,每年老百姓都要在这里卖枣,当时以社分制,故起名枣社。后为早社,明国15年改为早胜。
和盛镇:原名邱家寨子。以前这里经常聚赌藏匪,抢劫凶杀,胡作非为,民不聊生。从1914年3月改名为和盛。1983年改为和盛镇。镇内有楼台村,供人们下棋聊天、乘凉,故此得名。镇内有店子村,据说以前有集镇,店铺很多,故得名店子。还有公曹村、湫包头村,因有一湫水泉子,由此得名湫包头。
平子镇:原名坪子,在清朝时归正宁县管辖,因此地地势平坦,形似坪,故起名坪子。1958年成立平子公社。镇内有南亩贾,南亩袁村,据考证,周先祖刘公率族人迁至宁县时,把族人分配到周围4条原上开垦荒地,称北亩、东亩、西亩、南亩。镇内有蹍嘴村,据说古时候该村东嘴安有蹍子一处。
湘乐镇:汉时在此设立襄洛县。后魏时改为襄乐,后演变为湘乐。1956年改为湘乐乡,1958年改为湘乐公社,1983年改为湘乐镇。镇内有:瓦罐窑村、莲花池村等村。
新宁镇:以驻地“新宁”村起名,原名城关公社,因与合水城关公社重名,故根据该社驻新宁大队而更名为新宁公社。解放前为城关镇公所,1949年设城关区政府,1958年与南义合并为城关公社,1961年与南义分设,后更名为新宁公社。1983年更名为新宁镇。镇内有井坳村、金冢村等村。
盘克镇:传说清末时,从五亭子(当时为镇点)出山到这里(山口)八十华里,为一站口,出入人长盘聚于此,故名“盘口”,后常住宿过客,又改名盘客。1939年在这里设立四区区政府;1949年,改名为盘克区;1956年改为盘克乡;1958年改为盘客公社;1983年改为盘克乡;2004年撤乡建镇。镇内有:武洛村、罗后村、观音村、形赤村等村。
新庄镇:原名石家新庄。传说在明朝末年,这里是新建村庄,住着姓石的人家,地理位置适中,故得名石家新庄。后简称为新庄。镇内有:新华村、程举村、兴户村、雨落坪村等。
长庆桥镇:长庆桥建于1937年,1958年损毁。1959年在泾河之上新建成联通陕、甘两省的大桥一座,给该地人民带来了福祉,随称长庆桥。1984年底,新设长庆桥镇。镇内有:西塬村、叶王川村等。
米桥镇:前名“米家堡子”。清初时在此地修筑城堡一座,住米姓人家,取名“米家堡子”。清末时在附近建筑土桥一座,故名“米桥”。1983年故名米桥乡。乡内有:东头村、可钦村等。
良平镇:良平,前名新集。解放后设为良平;1954年改为良平区;1958年成立良平公社,后季并入早胜公社;1962年又与早胜公社分设,仍为良平公社;1983年更名为良平乡。乡内有修果贾村等村。
中村镇:因地处原坳中心,并位于周围村庄的中心而得名,中村坳。群众也称坳里,1966年改为中村,1958年成立中村社,1983年更名为中村乡,乡内有政平村。
太昌镇:据说由于以前就叫大(dai)昌,后因谐音改为太昌。解放前设为太昌公社所,解放后设为太昌区政府。乡内有申明杨家村,以前叫申明亭。乡内有青牛村,据说狄仁杰斩九龙骑得就是这头牛。
焦村镇:据说明朝末年,这里住着姓焦人家,故以姓氏得名焦村。乡内有长官村,和洪洞张村、街上村、等。还有渭一口村,相传狄仁杰路过此地,给牛喂草一口,故得名渭一口,后演变为渭一口。
瓦斜乡:前名瓦子斜,清朝这里建有显神庙一座,庙后有烂瓦一堆,庙旁有斜路一条,故此为瓦子斜。1960年三县分开时划为宁县,1983年改为瓦斜乡。乡内有望宁堡村,和官草咀村。
南义乡:原名南义井,相传在周朝,有一个周王建都在庆阳途径此地,人马皆渴,在此遇见一个水井,后称此井为义井,后面建一座城堡,故称南义井。后人简称南义。
金村乡:是以姓金氏命名的,相传以前这里住着金姓人家,故起名为金村。
九岘乡:因地貌而得名,据说有九个岘子因此称九岘。
庆阳市有多少个区?
春荣,因旧时此地有名迕逭庙故名迕逭,清代始有今名。另有一说,传说在清朝前期,人们在此地的罗沟建立集市,但被5条大汉强赶过来,立集于此地,人们便称“五汉”。1936年,在成立联保时,当政者命名“春荣”。 张志强,男,汉族,现年39岁,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现任白公村党支部书记,庆阳第二届人大代表。
张志强原是养猪能手,依靠科学养猪致富后,群众看他有程度、能谋划,于二00三年初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他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上项目,仅五年时间便是白公村旧貌换新颜。生猪远销省外、企业蓬勃发展、道路平坦宽阔、村容干净整洁、群众安居乐业,所有这些巨大变化,全都归功于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张志强带领“两委’’一班人,为全村办了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 白公村是黄土高原上一无资源,二无矿产的普通村庄,要致富的门路在那里?他根据自己的发展经验认为,对农民来说养猪是一项既能赚钱又能肥地的保本生意。于是他成立了养猪协会,并担任会长职务,对本村和邻村群众进行暖棚养猪知识讲座,利用身兼信用社站干的条件,帮助贫困家庭购买仔猪,协调兰州正大公司在本村设立饲料销售点,无偿为养猪户诊病送药,并联系宁夏、兰州、陕北、河南等地客商到村上来收购生猪。在他的积极扶持和带动下,全村养猪业很快成了气候,单就常年存栏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就达1 0户,年收入达6 0余万元。特别是2 0 07年、2 0 08年,两年全村有1 2户养殖户净收入就在1 5万元以上。
养猪的收入,又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他所领导的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07至09年连续三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均在2 0 O 0亩以上,市、县领导多次观摩。带领群众新栽苹果树1 3 O 0多亩,全村新购农业机械5 0多台,生活用车1 5辆,汽车运输户5户,家用电器基本普及,年轻人都骑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机。 具有超前意识的张志强敏锐的认识到:发展要持续,人才是第一,教育要先行。他把目光盯在了破旧不堪的旧校舍改造上。白公小学原校舍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早就睛不遮风,阴不遮雨,被教育局多次鉴定为D级危房,而历届村班子都没有魄力来解决这个大难题。
张志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多次跑市、县,入农户,争取资金,发动捐款。2004年初,终于争取到了国家危房改造项目3 3.8万元,发动群众捐款8万元,协调扩大校址34 0 0平方米,于2 0 05年5月在原校址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所占地64 0 0平方米,全乡一流的花园式学校。与此同时,他从全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自身做起,带头砍伐占地栽植的树木,拆除违章建筑物,拓宽村庄道路6.3公里,投入1 0万元进行了砂石罩面,受到了本村群众和外来客商的一致好评。 群众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顺应民心的要求,2 0 05年,村上投资9万元,建成了白公剧场。农闲时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促进物质交流和乡邻往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群众看病难,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村卫生所成了上级无力管,村上又不管的个体诊所。疾病预防,疫苗接种成了纸上谈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张志强在村上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毅然利用建村部的机会,把村上医疗站纳入规划之中,在全乡率先建成了有住院部、诊疗室的村级卫生所,使全村卫生工作迈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患一般疾病的群众完全可以不出村,流行病的预防和儿童疫苗接种工作也打开了新的局面。 白公村靠养猪致富了,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一矛盾无法回避。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张志强想到了沼气。他跑到县农牧局,软磨硬泡,终于使白公成为全县沼气改造试点村。这既解决了环境污染,又为村民提供了新的能源。全村3 O 0户沼气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上的验收。这项惠民工程已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为了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整体要求,张志强组织干部群众在全村安装了自来水。在移民搬迁项目的支持下,他计划投资5 00万元建成5 5户农村住宅点和占地1 0亩的村文化广场,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如今的白公空气清新,绿树掩映,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景象。 张志强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但为个人树立了威信,为干部作出了榜样,也为全村风气转变起到了表率作用。他坚持村民议事制度,所有工程和重大决策在积极吸纳干部意见的同时,全部交由村民大会表决。群众心气顺,干劲高,效果好。
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全村四十多名党员,按照个人特长,分户联系群众,为他们送去科技信息,传授致富经验,讲解党的政策,调解邻里纠纷,并按时向支部反馈有关的问题。这些举措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全村群众崇尚科学,遵纪守法蔚然成风。村风民俗也正在悄然起着变化。封建迷信,违法乱纪几近绝迹,刑事案件无一例发生。
执着的追求,辛勤的付出,改变了白公的面貌,赢来了群众的口碑,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二零零四年,白公村党支部被评为“甘肃省1 0 0个优秀村支部’’。二零零五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县级优秀村支部。二零零六年被评为庆阳市优秀村党支部。该村连续七年在全县综合考核中均名列前三名,二零零四年、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八年分别被中共宁县县委授予“农业产业带头人”,“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党支部书记’’,全县“三帮、三联、三增”先进个人称号并多次受到春荣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在成绩面前从不自满,不甘落于人后的张志强,正在为白公更加美好的明天而思考着,奋斗着……
庆阳市有1个区、7个县(2020年8月)。
庆阳市: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庆阳市下辖各区、县的详细街道、乡镇情况(2019年10月):
西峰区:北街办事处街道、南街办事处街道、西街办事处街道、肖金镇、董志镇、后官寨镇、彭原镇、温泉镇、什社乡、显胜乡。
庆城县:庆城镇、驿马镇、三十里铺镇、马岭镇、玄马镇、白马铺镇、桐川镇、赤城镇、高楼镇、太白梁乡、土桥乡、蔡口集乡、南庄乡、翟家河乡、蔡家庙乡。
环县:环城镇、曲子镇、甜水镇、木钵镇、洪德镇、合道镇、虎洞镇、毛井镇、樊家川镇、车道镇、天池乡、演武乡、八珠乡、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南湫乡、罗山川乡、小南沟乡、芦家湾乡、四合原旅游开发办公室。
华池县:悦乐镇、柔远镇、元城镇、南梁镇、城壕镇、五蛟镇、上里塬乡、王咀子乡、白马乡、怀安乡、乔川乡、乔河乡、山庄乡、林镇乡、紫坊畔乡。
合水县:西华池镇、老城镇、太白镇、板桥镇、何家畔镇、吉岘镇、肖咀镇、固城镇、段家集乡、太莪乡、店子乡、蒿咀铺乡。
正宁县: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永正镇、周家镇、湫头镇、西坡镇、五顷原乡、三嘉乡。
宁县:新宁镇、平子镇、早胜镇、长庆桥镇、和盛镇、湘乐镇、新庄镇、盘克镇、中村镇、焦村镇、米桥镇、良平镇、太昌镇、春荣镇、南义乡、瓦斜乡、金村乡、九岘乡。
镇原县:城关镇、屯字镇、孟坝镇、三岔镇、平泉镇、开边镇、太平镇、临泾镇、新城镇、上肖镇、新集镇、马渠镇、庙渠镇、南川乡、方山乡、殷家城乡、武沟乡、郭原乡、中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