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西南部。东濒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屏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邻黄河、湟水与兰州市、青海省民乐县接壤。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人口159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辖七县一市,即临夏市、临夏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和康乐县。战略位置险要,有“河湟雄镇”之称。临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要道,文化发达。
临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淳厚朴实,热情好客。临夏的穆斯林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伊斯兰教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海内外穆斯林的赞誉。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临夏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创造了临夏的文明,推动着临夏历史的前进,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爱国将领、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保国安民,为民造福的不朽功勋,永远激励着子孙后代。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马厂文化和寺洼文化,至今仍闪烁着璀灿的光芒。已出土的数万件文物中,有许多是闻名遐迩的稀世珍品。闻名中外的国宝“彩陶王”即出土于此,现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临夏亦获得了“彩陶之乡”的美称。临夏古称“河州”,始建于前凉时期(公元330年),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南道要驿,明代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河州茶马司。历曾是中原和青藏边远地区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军事重镇,世有“高原商埠”和“河湟雄镇”之称。临夏市为历西秦国的建都地。临夏民间艺术年代久远,丰富多彩。临夏“花儿”,曲目浩繁,风格迥异,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临夏境内群峰耸列,河谷纵横,山川壮丽,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较多。刘家峡、炳灵寺、万寿观、红园、东宫馆、莲花山、松鸣岩等众多风景名胜,令人神往。不同风格的宗教建筑遍布境内。与我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相邻,近年来,临夏旅游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新建成的临夏河海大厦是一个经贸活动中心。河海宾馆是州内第一家上涉外宾馆,按二标准设计建设,管理严谨,服务一流。临夏交通便利,风景秀美,既有高原的豪放景象,又有江南的俊秀之态,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游览避暑胜地
临夏州下辖有1县级市、5县、2自治县。临夏州政府位于临夏市红园路。
1.临夏市。临夏,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州委、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省会兰州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
临夏市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曾称为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
2.临夏县。临夏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临夏县是一个民族杂居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
3.永靖县。永靖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全县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永靖古称“西羌”之地。境内著名景点有炳灵石窟、刘家峡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
4.广河县。广河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总面积538平方公里。
广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广河县有水帘洞、“新马太”、古太子寺、齐家坪遗址等著名景点。
5.和政县。和政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南部,总面积960平方千米。
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南阳山等风景区。
6.康乐县。康乐县,隶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总面积1083平方千米。北魏以来,康乐境内先后设过蓝川、安乐、长乐、水池、党川等郡县。境内有丝绸南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横穿东西。
7.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以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8.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