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相传,秦玑娶爱新觉罗氏,还是摄政王多尔衮之女,为清廷郡马,但孰真孰假,今已难考。特别是如此“满汉一体”之举,在《日照县志·卷六·选举》“秦玑”名下,对此竟亦一字。原文如下: (秦玑)顺治乙酉年选青田知县,未任。 在同版《日照县志·卷十一·艺文志·诗》中,秦玑有《观海》一诗传世: 观海情无极,鲲鹏莫漫猜。 乾坤浮不去,日月催浪来。 徐福寻仙杳,张骞泛斗面。 瀛洲指顾是,一叶问蓬莱。 这是“海曲秦”在县志中的第一篇、也是惟一的墨宝。 海曲秦氏,入清后世代书香,七世至十五世,世世有科第,计进士3人、举人9人、贡生26人、增生18人、监生127人、痒生133人。其中功名、出仕及后世入史,名气最大的当属秦连晋四子秦玙之四子秦国龙(详见拙作《“清官第一”秦国龙》。 据《日照县志》,有清一朝,海曲秦氏“进士及第”者为: 秦国龙,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三甲12名,冯家沟。 秦纯,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丁巳科三甲195名,秦家楼。 秦汝谐,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戊辰科三甲134名,秦家楼。 “文举人”者: 秦玑,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科,董家庄里。 秦国柱,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乙卯科,冯家沟。 秦紘,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甲午科,冯家沟。 秦纟羽,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丁酉科,冯家沟。 秦维,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庚午科,冯家沟。 秦纯,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丙午科。 秦淑颜,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癸酉科。 秦志屏,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辛卯科,郑家结庄。 4 秦氏“占籍于照”,落脚之地是“团岭铺”。故秦氏《族中四约》开篇即是“团岭铺山里祖茔世远支繁”。 明初大移民,今之日照诸姓自天南地北来此落地生根,秦氏为何对“团岭铺”情有独钟?网上秦氏后人曾有这样一帖: 明洪武二年,日照秦氏始祖由东海迁住今日照秦楼街道前团岭村。有口头流传:始祖由东海一路走来,到日照前团岭后,说:就住这儿好,高高的,不会再有水淹啦。这说明:始祖在东海的原住地较低,常遭水淹。而这种地势,多在沿海一带或沿河流域。经查,在苏北鲁南,历史上秦姓还是较多的。如苏北,多住居高邮、徐州、东海等地。 海曲秦氏先祖的茔地,一世至四世在团岭埠,至五世秦嘉祥再寻宝地。据秦裕馨先生在《秦氏家世事略追述》中记: 五世祖终世,葬丝山里,运粮山之阳。系名堪舆家蔡仙槎勘测点穴,其墓环山带水,林木丛秀。 两位六世祖,葬花家堰,墓茔后依河山,前屏高岭,景色苍苍,一望无际。长六世祖母葬西峪村,左驼儿,右青山,两峦环抱,背后冈陵起伏,下跌处钟成墓穴。此三处林茔,为吾秦氏有名之墓地也。 自此,即可看出海曲秦氏五世之后的“大发”! 一是秦嘉祥的茔地乃由“名堪舆家蔡仙槎勘测占穴”。蔡仙槎何许人?虽邑志中未见其人,但在日照名门望族风水的传说中却屡屡闻听大名。 二是海曲秦氏的茔地自此“迈”出了团岭埠,而且步子太大,风水很好。 顺带一笔,海曲秦氏五世发家后,子孙置地、析产,“风吹”自然引起“草动”。所以,《日照东关刘氏》中记: 我祖来到山东日照,卜居秦楼街道丝山南边的村,命为刘家村,死后葬村前刘家老林(现秦楼工商所附近),二世、三世等后人也有葬于此林,老林树木茂密,毁于1958年。五世上老三支族人刘楷认为秦姓人在刘家村东北立村秦家楼,破坏了风水,于是从刘家村迁出,在丝山东麓立村刘家楼。 (四八七)
响水滩村是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三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1801082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10180。邮政编码为6414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32,车牌号码为川M。响水滩村与秀阳村、西山庙村、三桥村、照壁村、三沟村、花坟村、柑子村、干石山村、靛缸村、邹家湾村、桐麻岭村、平江村、刘家沟村、雷公庙村相邻。
响水滩村附近有简阳东来桃源景区、三岔湖、简阳圣德寺白塔、五凤山森林公园、简阳龙泉湖等旅游景点,有简阳晚白桃、简阳大耳羊、简阳羊肉、简阳羊肉汤、简州大耳羊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