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沿用驻地普利桥自然地名。明初,此地即有人开铺设店,街东土地堂侧架有木桥,始名“土地桥”。1939年前后国民党,伪军在此修碉堡一座,逐改名“堡里桥”。1943年,东安县顾畴和尚来此做法会,改为“普利桥”,意即“普利四方”。文化革命中改“利”为“里”,称“普里桥”,1982年恢复“普利桥”。该镇解放初为岐山、定牌2个乡,1956年并入普利桥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和平公社。1961年改建为普利桥公社。1984年改设普利桥区政府,管辖原普利桥镇、楠木冲乡、杉木桥乡、杨村甸乡、花桥乡、坪塘乡、牛角坝乡、牛角圩乡等8个乡镇。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原普利桥镇、楠木冲乡、杉木桥乡等3个乡镇合并为普利桥镇。
境内设中学4所,小学21所,医疗机构1个。境内有冷水滩区至今发现最大的岩洞,洞分两层,上为旱洞(主洞)下为水洞。洞内景色优美如画,有地下河流过,清澈透明;有高低不等的“包厢洞”48处,奇形怪状;有天然的石桌、石椅、石鼓、石鸟、石凳、石乳、形形色色,仪态万千。岩洞历史悠久,早在明元武五年,洞内就有军队安营扎寨;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上万群众在岩洞避难;新四军曾在这里“神出鬼没”,使日军望山兴叹!岩洞口设有炮台,洞内还有大条石、砌有点将台,著名诗人柳宗元曾慕名前往,流连忘返。开发旅游前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