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特仓库包括以下资源:
1、国内外出版机构提供的学术期刊、报纸、年鉴和专著等数字化资源。
2、国家图书馆、各级图书馆以及各学科专家提供的珍贵古籍和稀有资料的数字化资源。
3、世界范围内印刷版权已经过期的优秀文献,例如欧美各地的早期期刊和书籍等。
4、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例如PubMed、JSTOR、Project MUSE等数据库,以及开放获取的学术期刊和文献等。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
“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ese-American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简称CADAL)是由中国政府、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教育部共同支持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促进中美高等教育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并且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提供支持。
CADAL项目主要围绕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信息共享展开,项目旨在建立一个跨越中美两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收集和共享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学术资源,同时推动中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
CADAL项目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中美两国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从而实现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共享,促进两国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2、通过合作建设和维护数字化图书馆平台,并提供开放的访问方式,使教育、学术和研究人员获得便利、高效的信息服务,以及更全面、深入的知识和学术资源。
3、通过增进中美两个国家的文化了解、学术合作和人文交流,推进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物流是指物品从一个国家(地区)的供应地向另一个国家(地区)的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广义的国际物流研究的范围包括国际贸易物流、非贸易物流、国际物流投资、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交流等领域。其中,国际贸易物流主要是指定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非贸易物流是指国际展览与展品物流、国际邮政物流等;国际物流合作是指不同国别的企业完成重大的国际经济技术项目的国际物流;国际物流投资是指不同国家物流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国际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交流则主要是指物流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管理方面的国际交流。
狭义的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L)主要是指:当生产消费分别在两个或在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对货物(商品)进行物流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物。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根据国际分工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