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的仓储和配送意思是在离客户中心1公里处建立仓库和进行配送。
最后一公里物流”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客户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商务途径购物或者个人寄出包裹,该货物被运输到配送点后,由物流企业通过一定的运输工具将货物从最近的分拣中心送到客户手中,实现门到门的服务。
其概念中的“一公里”并不是量化的距离,是特指客户接收货物的最终环节。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城市物流配送成为连接电商企业与客户的重要纽带,“最后一公里”配送更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物流成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经营要素,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商企业和专门的物流企业的效益,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有数据表明,“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花费占到整个物流配送成本的30%以上。
其次,它是城市配送环节中与客户直接沟通和接触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的满意程度。同时,在配送员与客户的直接接触过程中,客户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价值和企业的形象。
扩展资料“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配送管理牵涉部门众多,部门之间协调难度较大。
由于交通部门、运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的具体职责与分工不同,在对物流配送车辆和配送站点的管理上容易发生冲突。以北京市为例,交通部门为了缓解市区拥堵的交通状况,通过发放进京车辆通行证的方式控制货车进城。这种方式限制了配送车辆的通行与停靠,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效率。与此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企业利用通行证外租的方式谋取暴利,这也大大增加了物流企业配送的成本。
运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省、市有关运输行业发展战略,管理道路货物的运输经营。因此,它在更大程度上会维护城市配送企业的利益,希望尽可能的减少交通限制。但这往往与交通部门的政策内容发生冲突,如限行制度。此外,城市土地规划部门在规划道路、商业网点的过程中,忽视了配送需求,没有预留城市配送站点和通行道路。
2、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城市配送的发展,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仍然是不够的。2015年11月17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虽然该草案中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快递车辆运输、通行便利”这一原则,但此规定较为抽象化,缺乏可操作性。此外,该草案更多的规定邮政管理部门的准入、审批、备案、抽检、处罚等内容,因此更像是一部“针对邮政管理部门的立法”,与城市现代物流配送相关较少。
3、配送需求量的增加与交通拥挤的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范围的拓展导致城市配送范围更加宽泛。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物流配送需求,物流企业就需要投入更多的配送车辆。但是,配送车辆的增加会使本就拥堵的交通状况更加恶化。
4、物流企业控制成本的诉求和电商客户体验诉求的矛盾。
电商客户的产品体验需求日趋多样化,而多样化的产品体验需要则会加重城市配送环节的负担。但是物流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多收益,成本的增加必然会违背其初衷。
5、城市配送企业间缺乏合作。
城市配送企业大多从事单一的运输、仓储和配送活动,其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少,难以抵抗较大的行业风险。同时,城市配送企业之间大多独自运营,各自固守封闭的物流、客户资源,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难以形成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6、缺乏专业物流配送人才。
物流配送人才尤其是拥有专业系统知识的物流配送人才的缺失是目前制约最后一公里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物流配送人员的岗位门槛较低,一般的人都可以成为物流配送员,在职业素养方面有待提高。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学新颖的城市配送理论在物流实践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而成熟的配送理论体系的匮乏也是我国“最后一公里物流”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最后一公里物流
城市物流,俗称“最后一公里”,主要经营城市方圆100公里范围内的相关配送服务。很多大型物流,快递、快递、生鲜、搬家等,都需要使用城市配送来实现同城或跨城配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内地同城物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8931亿元已增至2021年的13199亿元,且预计将继续增至2026年的23008亿元。不难看出,同城物流正在成为物流行业发展新趋势,那么众多的B端城配物流平台如何提高资金结算与分账效率?
对于C端城配来说,个人小件的及时送达等,主要拼的是最后100米物流,运输主力多为骑手;而B端城配不同,这是面向生产企业的计划性城配物流,主要有仓到仓、仓到店、仓到家三种场景,运输主力多为厢式货车,货柜车等。B端城配平台的资金结算与分账工作较为复杂,由于涉及到平台、物流、仓储等多方分账,在此业务场景下,MallBook支付清结算系统从交易切入,将结算与分账难题化繁为简。
支付清结算系统可通过API接口一键接入,快速对接城配平台的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对接。首先,支付清结算系统聚合了多样化的支付渠道,包括B2B大额支付、网关支付、快捷支付等,平台方既可实现资金实时归集全程监管,也能够实现高效的结算与分账。只需在系统后台配置平台、物流、仓储等多方分账规则,系统就能开始全流程自动化分账。待交易订单生成后,这笔订单资金将自动结算到各分账方的电子账簿中,用户确认收货后,资金可供自动或手动提现,并且还可以对一个订单进行多次分账。
另一方面,通过支付清结算系统可以保证城配平台在资金结算与分账时不触碰二清风险。由于系统架设于银行云服务器,交易资金存管于央行监管户而不经过平台账户,有效规避平台无证二清的风险。并且系统针对于B端企业可提供定制化电子回单,有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票据流的三流合一。与此同时,系统能够针对交易订单提供可视化的数据看板,清晰明了地展示订单数据、财务数据,让财务对账更方便高效,也能让平台方实时了解当下的经营情况,对平台的运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改造了传统货运业,运用数字化技术,缩短和简化了交易链条,让整个城配业务链变得透明合规,但对于B端城配平台而言交易环节仍是当下的主要业务痛点,借助支付清结算系统即可推动平台进行交易数字化转型,并根据高效的结算与分账效率提高合作伙伴、客户的粘度,实现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打造平台自身的核心优势和特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