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冷藏车市场有所回暖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终端上牌数据,2022年冷藏车累计销售5.2万辆,同比下降34.9%,是近年来冷藏车市场的首次下降。2023年一季度我国冷藏车累计销售13445辆,相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0.3%,冷藏车市场有所回暖。
轻型冷藏车占比最高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终端上牌信息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冷藏车销量中,轻型车最受欢迎,占66%的市场份额;重型冷藏车其次,市场占比达23%;微型冷藏车占比9%。
柴油冷藏车仍为市场主体
冷藏车根据动力来源主要分为柴油型、汽油型、纯电动型、混合动力型等。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 2022年热销冷藏车各动力来源占比中,柴油冷藏车占比超过83%,汽油型占比为11%。
北汽福田冷藏车销量最高
目前,我国冷藏车行业市场中北汽福田销量最高,2022年销量达1.6万辆,其次为一汽集团,冷藏车销量6618辆,仅为北汽福田的40%,江淮汽车销量5557辆。其余企业不足5000辆。
冷藏车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新能源等趋势发展
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公路冷藏运输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多地区、多领域出台涉及冷链物流政策,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将逐渐完善,冷藏车行业监管将逐渐加强,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冷藏车市场品质意识将不断增强,冷藏车将朝着轻量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冷藏车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冷藏车行业市场需求前景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冷链物流特点
冷链物流的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复展,人民生活水平制的日益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不断高度重视。
第一要看货源是否充足,货源充足等候时间短,效率就高。
第二看车况如何,车况好出勤率高,发动机性能好,车速快,效率也高。
第三看保温性能,保温好,制冷机工作时间短,油耗省,制冷机寿命长。
第四看空车自重,自重轻,载重多,运费高,过路费省。
目前南方冷链物流市场几乎全部由公路运输垄断,许多长距离、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公路运输量也很大。果品、蔬菜等易腐货物运输约3/4被公路挤占,短途运输几乎全部被公路包揽。冷藏车前景可见广阔。
扩展资料:
冷藏车是指用来维持冷冻或保鲜的货物温度的封闭式厢式运输车,冷藏车是装有制冷机组的制冷装置和聚氨酯隔热厢的冷藏专用运输汽车,冷藏车可以按生产厂家、底盘承载能力、车厢型式来分类。
冷藏车常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冷冻车),奶制品(奶品运输车)、蔬菜水果(鲜货运输车)、疫苗药品(疫苗运输车)等。
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同时,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的重塑。诸多因素推动下,中国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资料显示,2017-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冷库保有量
从冷库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6%。
——冷藏车规模
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1.47万辆,较2018年增长3.47万辆,同比增长19.28%。主要得益于“运猪”改“运肉”政策调整,使得冷链肉挂车市场销量大幅上升。
——港口冷链设施建设
为了推动港口冷链物流的发展,我国主要港口陆续建设海港冷链物流中心,实现货品到港,快速检验,保障冷链不断链,有效弥补我国港口冷链物流的短板。目前国内港口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上海港、大连天津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和深圳港,其他港口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中。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冷链物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