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包括:企业供应物流、企业生产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等。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
物流分为:
1.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来不但包括各种不同运输形式的小行业,而且实际还包含为主体交通运输起支撑、保证、衔接作用的许多行业,交通运输业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若干小行业的大行业。这是物流业的主体行业。
2.储运业。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若干小行业也包括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所以称做储运业。
从规模上看,我国储运业远小于交通运输业。我国储运业有五大行业,即军队储运业、物资储运业、粮食储运业、商业储运业及乡镇储运业。
3.通运业。这是国外物流业中主要行业之一,我国这行业刚刚诞生,尚未达到一定规模。这是物流中发展较快的一个行业,在国外已达到了较大规模。
通运业是货主和运输业之外的第三者从事托运和货运委托人的待业。各种运输业除了直接办理承运手续以外,都由通运业从事委托、承办、代办等实现货主的运输要求。
4.配送业。以配送为主体的各类行业,这个行业要从事大量商流活动,是商流、物流一体化的
什么是企业物流?
摘要:企业生产物流改善,需要注意日常工作中对生产物流的管理。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总结,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标准可以通过“四定一可”来进行。生产物流的4定1可即: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时间、可视化。1、企业生产物流的4定1可
生产物流的4定1可即: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时间、可视化。
1)定品种:确定该机型、该工位的必须物料。
2)定数量:确定各个物料的标准数量,包括警戒线数量,投料数量;标准料架的摆放数量;非标准料架的摆放数量。
3)定位置:确定料架的位置,确定物料在料架里的摆放方法。
4)定时间:确定投料的时间、次数;投料的方法、数量、投料路径。
5)可视化:要过目知数,品种标签对应。
2、生产物流管理标准
为了保证4定1可的高效、正确、迅速执行,在实施中的物流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和标准制定。
1)在线物料管理物料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合作
①在线物料的数量标准、位置
②在线物料的投料程序、方法、时间。
③在线物料的使用、退料、不良及其他管理。
2)工位器具管理(以物料部门为主)
①专用工位器具的标准化:数量和摆放方法。
②通用工位器具的使用范围标准。
③工位器具的保养、维修和保持。
3)工具辅料及其他材料管理(结合标准化作业,以生产部门为主)
①工位的标准工具、数量。
②工位的标准工具领用、保管、保养。
3、生产物流管理的核心
物流的核心是:高效、正确、迅速。为此,总结了生产物流改善的方法。此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生产物流进行了分析和改善方案的制定,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可操作、可落地的改善方法。
物流管理的核心是4定1可。执行4定1可的标准包括:
1)在线物料管理(物料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合作)标准。
2)工位器具管理(以物料部门为主)标准
3)工具辅料及其他材料管理(结合标准化作业,以生产部门为主)标准。
企业物流是指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企业物流可理解为围绕企业经营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
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对于生产类型的企业来讲,是原材料、燃料、人力、资本等的投入,经过制造或加工使之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讲则是设备、人力、管理和运营,转换为对用户的服务。
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外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外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的活动。
扩展资料:
物流行业地位: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通过物流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2001—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9—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
-物流
-企业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