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物流需求规模保持较高增幅,物流业增加值平稳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一、社会物流总额较快增长 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1季度增长9.4%,上半年增长9.1%,前三季度增长9.5%,呈现由“稳中趋缓”向“趋稳回升”转变的态势。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18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0%,增幅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受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带动,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0.4%,增幅比上年加快6.9个百分点;受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年加快10.2个百分点。
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因为物流行业是集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达,物流行业成了货品运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传统观点来看,物流是制造企业生产的一种辅助角色,被视为一个辅助职能部门。但在近年来,传统批发企业和储运企业正试图向物流的服务领域延伸。在零售企业中,物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配送工作和物流,为中小型连锁企业提供服务的配送中心也发展迅速。
然而,随着物流行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即从大规模生产到精确准时制生产,包括采购和供应在内的物流,需要改变运营模式,实施准时制供应和准时制采购。另一方面,客户需求的实时性要求企业尽快向用户交付产品,以提高其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物流企业系统具备与制造系统协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