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旅行插曲英文歌是《Counting Stars》、《Try》、Everytime(Shane Filan的单曲Everytime)。
1、《Counting Stars》
《Counting Stars》是美国流行摇滚乐队共和时代演唱的一首歌曲,词曲由瑞恩·泰德个人谱写。歌曲收录在共和时代第三张录音室专辑《Native》,为该专辑的第三支单曲。2014年4月10日,歌曲被提名为公告牌音乐奖最佳数字单曲,值得一听。
2、《Try》
霸气Pink回归新专第二首单曲《Try》首播,MV中Pink大秀自己的舞蹈功力,与男舞者通过舞蹈上演一段纠结的爱恨交织故事,而这首歌也意在鼓励人们永远不要放弃爱情,哪怕带着伤痛,也要不断的勇敢去尝试。
3、Everytime(Shane Filan的单曲Everytime)
Shane Filan在11月4日通过Capitol唱片公司发行他的首张个人专辑 "You & Me" ,其中包括他的首张单曲 "Everything To Me" 。下一张单曲 "About You" 于专辑发行前一天,即11月3日上市,这首单曲是由Shane与Steve Mac以及Wayne Hector共同创作的,这两位金牌制作人曾为Westlife创作过冠军单曲 "Flying Without Wings" 。
Faded在国内尤其火,在国内喷的也格外多,圈里人在国内这种想火也火不起来的大环境下对于烂大街的歌有着根深蒂固的仇恨。
尤其是这首被称为电音的音乐!
他到底被归类于怎样的音乐风格?
电音在国内是否可以理解为Electronic Music 至今是个问题。我问过几个班里人,他们faded说电音,又说最近大火的Cold Water不叫电音……看来这个词的确有问题……国人对电音这个词的理解我觉得和“DJ 慢摇”是什么风格差不多…
Faded可以说是正统的Progressive House,这也正是国人所喜爱的“轻音乐”类的电子,没那么凶悍,没那么单调,旋律优美、轻快。所以他火的貌似有道理,因为他符合国人的口味…
转念一想:国人为什么认为这是电子音乐,而其他不是呢?为什么只认这种音乐呢?
于是这又鼓动起来像我这样做传统电子音乐的制作人的不满…
难道我们做的歌就是非主流吗
难道我们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的歌就没有几小时做的好吗 (圈内认为Progressive House是快餐音乐已经成为成见,成见来源于Tobu和Alan Walker的脑残国内跟风快餐制作者)
为什么他也没签著名厂牌,也没怎么推广就火了呢?
无解……
更加无解的是这首Faded的原版Fade是2014年的歌,人声版Faded是2015年的歌,却在2016年的夏天爆红?(比黄老板的Think out loud还厉害啊 )
我至今没搞明白…(这背后一定有肮脏的PY交易 )
这也是很多制作人喷他的原因…
结果被一些B哥学会了…
当作装B的资本了…
“听Faded都是垃圾……”
中国人不去除装B的习惯真的没救啊…(勿喷)
但是Faded总算是给中国人启蒙了电子音乐,尽管现在人们理解太狭隘,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发现身边原来这么多流行歌曲都是电子音乐,明白世界上没有“DJ音乐”……
总而言之,Faded是国内音乐品味和国际接轨的重要里程碑,国内这些年来音乐风格暗中转变的代表,可惜现在仍然不是一个对“非主流”Undergroud文化保持开放的环境,促使一批制作人“背井离乡”(我也是一个,明年去美帝学习作曲)
希望国内文化环境可以更加包容
这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时代
保持文化的传承与包容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