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随着iPhone 8和iPhone X发布,刷脸支付也火爆了朋友圈。“老公,看看你的手机……媳妇儿,看不起啊。”各种段子满天飞,显示出“刷脸”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无限憧憬。 实际上,“刷脸”技术本质上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了,比如机场安检、酒店入住、银行卡开卡等等地方。那为什么大家对iPhone X的刷脸尤其关注呢?那是因为刷脸一旦和“钱”相关,其安全性、便利性、新颖性的取舍,就格外容易引发人们的讨论。巧的是,小编发现近期把刷脸和“钱”联系在一起的新闻还真不少,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看看它们都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iPhone X的刷脸认证 iPhone X的变化之一是去掉了Home键。没有Home键怎么解锁?当然是人脸识别(Face ID)了。据悉,iPhone X感应器集成了8个组件,扫描3万个点来感知用户面部特征,之前已经测试近百万张脸。 在安全性上,Face ID用户数据不会存储在公司的服务器。Face ID将不仅能够用于解锁屏幕,还能兼容Apple pay和第三方应用程序。Face ID可适用于Apple Pay和解锁、锁定APP。 至于网友疯传的睡觉时老公会被偷偷刷脸买单的顾虑,有媒体也进行了辟谣:必须睁眼才可以,并且只支持一张脸部照片,姿势要对才能识别。 农行ATM刷脸取款:刷脸取现金,有脸就免卡 在人脸识别技术上,中国传统金融业也毫不示弱。近日,农行上海分行具备刷脸取款功能的ATM在徐汇漕河泾开发区支行、浦东农银大厦支行正式上线,此举系上海地区同业首次实现无注册ATM“刷脸取款”。 农行ATM的刷脸取款的黑科技,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通过红外双目活体检测,现场比对身份证照片完成客户身份识别,验证客户银行卡交易密码即可取款,安全可靠。总之,有脸就免卡、免手机,知道取款密码就行。 据悉,这一科技的应用,将大大降低卡片遗失、盗用、伪造等带来的风险,无卡操作也缓解了由于吞卡带来的机器拆装、系统登记、补制新卡等运维压力,并且为客户提供了无卡片、无手机极端情况下取现的便利,以后还有望拓展出刷脸开户等新功能。 京东金融刷脸支付:不用带手机、输账号,1秒完成 近期,继推出京东闪付不久,京东金融近期再次祭出了“刷脸”支付的黑科技。据悉,目前多家京东之家门店正在内测这一最新科技。总结来说,就是不用掏出手机也不用输入密码、账号,带脸去消费即可。 首次使用京东金融刷脸支付的用户,需要先通过京东或京东金融APP扫描店内二维码,上传正面个人照,开通刷脸支付即可;在结账时,先在屏幕上输入手机后四位,然后正对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然后点击确认付款即可。据店员介绍,在京东大厦内部的自动售货机连手机号后四位都不用输,付款时脸凑上去就行了,看来京东之家里增加的这个步骤也是为了加倍安全。 据使用过的用户介绍,京东金融的刷脸支付在“刷脸”环节只需1秒,极为快速,优点是“省去了拿手机、开APP、扫码、输入金额、指纹支付等繁琐动作”。 刷脸支付应用了京东的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定位、人脸检索、人脸聚类、去网纹等技术,目前京东的人脸识别技术算法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99%。 总之,不知不觉中,人类真的进入到“刷脸花钱”时代了。小结三种刷脸花钱技术,京东刷脸支付着实是方便,相比指纹支付要优越很多,真正实现了“刷脸”就购物;农行ATM的刷脸取钱,实现了“刷脸”+密码组合的无卡、无手机取现,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而苹果的Face ID,其实只是替代了以前的指纹,因为iPhone X使用全面屏,没有指纹识别器的安装空间,故采用了人脸识别的高科技,当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
进小区、取厕纸刷脸,是科技进步还是隐患丛生?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阿里西溪园区打造的“未来餐厅”,员工在食堂打完菜后只需将托盘放在无人结算机上,1秒内就可完成结算和刷脸支付的全流程!
其实阿里的员工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黑科技搞了非常多好玩的场景应用,而且听说,在9月19日到9月22日的杭州云栖大会Alibaba Space Station阿里巴巴信息平台展台(C102)上,这些阿里内部的办公、生活“黑科技”将首次“搬”到现场,非常期待。这里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都有哪些好玩的黑科技。
刷脸这一技术作为还在实验室阶段的黑科技,在不少公司可能也就停留在购买一套刷脸考勤系统,然后客户来了给客户展示一下黑科技。而在阿里,程序员们将人脸识别跟各种生活场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阿里园区,员工除了可以“刷脸”进入办公大楼之外,还可以刷脸取快递、进入会议室、吃饭、登录账号等。
举个例子,员工早上来上班,只需要刷脸,即可打开门禁,系统还会根据面部表情及特征,判断员工今天是否心情舒畅,给员工一个微笑指数,说不定这个数据以后还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看看你每天上班是不是快乐。
从几百个快递包裹里一个一个翻?这简直太麻烦,在阿里园区,员工只需要在入口刷一下脸,系统便会智能地告知员工,包括在第几排的第几个货架上,简直不要太简单。
当然,还有我们之前介绍的刷脸结账和人工智能计算菜价的黑科技。通过刷人脸调用支付宝即可结账,而AI算菜价,则是阿里的工程师自主研发的技术,通过识别菜盘的颜色,快速识别菜品并且计算菜价,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式精度大大提高,而成本大大降低,据说不到传统方案的十分之一,好希望阿里的线下盒马鲜生能尽快上线这一技术应用。
去年,有不少公司都在炒作AR的概念,有个公司买个AR头盔,布置了一套AR场景,就敢说自己具备了AR技术,就像现在天天各种发币割韭菜的都自称区块链大拿一样。而阿里的程序员们把AR技术用在了像智能会议、智能停车场等场景中。
当然,阿里的智能会议系统除了一般的智能会议室的常规能力,比如上面的智能感应亮灯(小米的同学在哪里)和无线投屏技术(其实苹果原生的airPlay早就有了),最具特色的还要属AR工牌。
在阿里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如果你不认识视频里出现的员工,没关系,系统会根据人脸识别,自动展现出AR名牌,名牌上会显示出对方名字。要是对方是老外或者操着一口地方方言,会议中还有实时翻译把字幕打印在屏幕上,就像看**一样,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还有这种操作?只能双击666。
阿里的园区保安GG们都戴着墨镜,你以为真的只是墨镜吗?来看阿里的的保安大哥戴的眼镜是干嘛的。戴上眼镜的他们,只要扫过车牌就能看到这个车辆车主是谁,车号多少,是否属于违停,手指隔空点一点就登记好了。
一般我们常说的千人千面通常是指在电商平台购物时,不同的人给你不同的购物推荐。当然,也有不少公司自己建设的大数据平台号称可以给客户进行千人千面画像,精准推送营销广告,大幅提升服务和商品销量,其实真的有效果吗?恐怕他们自己连A/B TEST都没有做过就开始吹牛了吧。
作为电商起家的阿里,把千人千面与线下显示屏做了个结合,又叫做视联网屏,通过识别是哪个用户在看这块屏幕,后台根据千人千面算法,通过判断员工身份,播放不同的内容。只能说,阿里园区不仅生活文化丰富,还有这种操作,真是蛮好玩的。
这玩意倒是没什么新意,有点像苹果的SIRI,不过苹果的SIRI只是个人生活助理,而阿里的这个办公小助理则是有点像企业的移动OA,一方面可以查看一些内部的新闻、日程安排、会议提醒、出差提醒、快递提醒,还可以用它来订餐、订会议室、订回家的大巴,跟各项办公相关服务打通。
比如下面这个无人餐柜,员工只要在手机通过小助理上提前点好餐,时间到了再到食堂里凭取餐号取走,或者堂食。
为解决员工停车难问题,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计算出因为出差、休假、限行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的空余车位,然后在前一天释放出来推送给员工的私人助理,员工直接通过手机预订停车位即可。
上面的这些场景,其实圈内的程序员们应该看起来都很简单,动动手就能实现。 其实技术本身就只是一个工具,能够用技术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如何用技术服务好场景,实现便捷体验,降本增效,最终产生商业价值,这其实应该是每个程序员的初心。 期待有更多好玩的黑科技,并且这些黑科技都能找到场景商用,实现其商业价值。
随着现在人类网络支付的情形越来越多。人们也习惯现在的科技发展带给我们比较方便生活方式。随着各大支付平台的产生,刷脸支付也逐渐的映入大家的眼帘,许多年轻人也非常适用这一种支付手段。但是进小区取厕纸刷脸,我觉得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取厕纸等,大家应谨慎使用。
现在人们用的手机以及微信、支付宝好多都设置的是人脸识别开锁。那就此让人不禁的担心,上卫生间取个厕纸都要进行刷脸,会不会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的个人信息来解锁我们的金融支付关卡。一个人的部分信息泄露了,我们可能还来得及更换,但是如果我们的人脸,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这该怎么更换呐?难道整容,这个代价太大了吧。现在大型商超刷脸支付、小区进门刷脸识别、甚至各种app的解锁方式也是刷脸识别。我们就此应该做出良好的判断,不能因人而从之,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如果你认为该软件或者是该支付方式值得你去信任,那就选择用刷脸支付的方式,如果你觉得这个app来源不明,还要求我们用刷脸识别系统,那我觉得大家应该有甄别的去使用自己的脸部信息。毕竟自己的脸是独特的,不要给不法分子留有一些可乘之机,造成一些安全隐患丛生。
科技的进步给人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也是我们现代年轻人生活的一种必要的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我们不要盲目跟从。合适的、值得信赖的科技发展方式,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够免除一些安全隐患。在这里也给大家说一个我个人的无关科技发展的防止信息泄露的小妙招。就是我们的身份证在很多的地方都会用得到,那在给一些地方提供身份证复印件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复印件那张纸上写上其用途,以防你的身份信息被其他的事情所泄露。自己的信息有我们自己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