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是全中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区,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县民多高寿,1363年易名长寿县,2001年撤县设区。县内景点有:菩提古镇文化旅游区、重庆长寿湖、长寿紫耘花海景区、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西岩观、菩提山、三洞沟峡谷、三道拐古街。
1、菩提古镇文化旅游区菩提古镇——广结寿缘。菩提古镇位于菩提山脚,近年来复建开街,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市级十大旅游度假区。菩提古镇以中国西部传统建筑艺术为载体,集中展示几千年巴渝人文文化及华夏寿文化,万寿广场、万寿阁、御龙潭公园、万寿公园等巴渝民俗建筑错落有致,特色祝寿仪式、万寿千叟宴、端午长街宴、春节赏花灯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啤酒节、泼水节、柚子节、长寿火锅节等节庆活动动感时尚,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综合体,成为长江黄金旅游带的明星旅游景点。
2、重庆长寿湖长寿湖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区境内而得名。长寿湖坝长1014米,高51米,顶宽8米,湖水面积6000公顷。一般水深15米,最深处50米。湖内港汊纵横交错,有岛屿200多个,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湖中岛屿林木青翠,建有多处园林景点。浴滨岛是长寿湖“八大景”之一,称为“浴滨戏水”其港湾曲折,四面环水,宛若点缀在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长寿紫耘花海景区“紫耘花海文化休闲旅游景区”地处长寿区渡舟街道,是以长寿本地特有的“寿文化”为主线,辅以婚庆等喜庆文化,力图打造一个有文化内涵、参与性强、花卉景观融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集散地。目前已建成500亩禅意葡萄园、270亩春季主题花园、桃花溪精品文化旅游景点,被列为重庆市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
4、重庆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重庆十里柚乡生态旅游区位于龙溪河畔的邻封镇魏家河坎,山清水秀,是中华名果——长寿沙田柚的主要产地,又名“东林柚香”,目前已发展成为面积3万多亩的沙田柚园区,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沿沙田柚林的人行便道循梯而上山顶,是千年古刹(庙)东林寺。沙田柚、龙溪河、东林寺被称“邻封三宝”,现区政府在此置沙田柚种植园区管委会。
5、西岩观西岩观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南望江路,背靠凤城,面向长江,为昔日长寿八景之一。因原有西岩观古庙而得名,现尚存较完整的建于明代天顺年间的城门和一段古城墙,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主要有明代城门、西岩瀑布、森林公园、长寿缆车。八十年代中期在城门上建有一古雅亭台。位于城区望江路,以瀑布闻名。景点包括西岩瀑布、明代城门、森林公园。瀑布分三级,水源由滩子岩上喷射而出,宽约20米,头级高约40米、二级30米,三级20米。大雨之后,气势尤为滂湃,高者如白练高悬,矮者似长袖曼舞,故有“西岩瀑布千条线”这诗句。
6、菩提山长寿区菩提山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拨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县进士戴锦认为“东则日出而光临曰晶(县东有晶山)西则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实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无其意义,应更名为晶山。”从此,菩提山又名晶山。
7、三洞沟峡谷位于长寿城区东北隅。距长寿城区不足1公里。属自然风景区。景区由绝壁瀑布、石窟石笋、水电博物馆等景点组成。景区上游有一桃花溪,水流至此受阻,形成三级瀑布、三道岩洞、三个潭,而得名三洞沟。三洞沟城市峡谷系桃花溪下游一狭长深沟,临近县城东北隅段,风景幽绝,有两路桃花香十里,桃园三洞出仙家之美誉,为长寿老八景之一。此景点长2.4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底顶相差160米;东西北三面悬崖绝壁,北面最为奇险;两崖台地怪石嶙峋,溪涧乱石重叠。每逢洪水暴涨,桃花溪水流至头洞,突遇三级层岩,飞流直泻,形成三道瀑布。每道瀑布之下,岩洞古邃幽远,潭深数丈,水落轰鸣巨响,烟雾缭绕,常似彩虹闪耀,缈然仙境,俗称桃园三洞。
8、三道拐古街位于长寿区城西南部,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属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条石板大道贯穿整个古街,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由3000多级石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因转三个急弯,得名“三道拐”。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堪称三峡库区唯一现存古街。三道拐古街系古县城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全长5华里,是河街至城内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势而筑,由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三道拐。古街两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结构,鳞次栉比,是三峡库区现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迹长街。打造开发这条古街,是三峡旅游线上的又一靓丽景点。
成都市共辖9个区、4个市、6个县。
青羊区
面积6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5万。邮政编码610031。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辖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黄瓦街、新华西路、草堂、府南、东坡、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14街道。
锦江区
面积6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7万。邮政编码610011。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辖盐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龙舟路、莲新街、双桂路、沙河、书院街、水井坊、牛市口、东光街、狮子山、柳江、三圣、成龙路16街道。
金牛区
面积10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104万。邮政编码610036。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65号。辖九里堤、驷马桥、黄忠、人民北路、工业学院、茶店子、抚琴、西安路、五块石、金泉、荷花池、营门口、凤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区
面积78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约90万。邮政编码610041。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辖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机投桥、金花桥、簇锦、簇桥、华兴、芳草街、肖家河、石羊场、桂溪17街道。
成华区
面积111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80余万。邮政编码610051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二段。辖二仙桥、猛追湾、跳蹬河、新鸿路、万年场、双桥子、桃蹊路、双水碾、建设路、青龙、保和、圣灯、龙潭、府青路14街道。
龙泉驿区
面积555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57万。邮政编码610100。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辖龙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7镇和万兴乡。
青白江区
面积392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8万。邮政编码610300。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辖大弯、红阳2街道,姚渡、龙王、弥牟、大同、城厢、清泉、祥福7镇,福洪、人和2乡。
新都区
面积481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6万。邮政编码610500。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辖大丰、三河、石板滩、新民、泰兴、斑竹园、清流、马家、龙桥、木兰、军屯11街道,新都、石板滩、新繁、新民、泰兴、斑竹园、清流、马家、龙桥、木兰、军屯11镇。(同名镇和街道合署办公)。
温江区
面积277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39万。邮政编码611130。区人民政府驻柳城街道。辖柳城、天府、涌泉、公平4街道,永宁、永盛、寿安、和盛、万春、金马6镇。
崇州市
面积109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65万。邮政编码611230。市人民政府驻崇阳镇。辖崇阳、怀远、元通、三江、三郎、廖家、街子、文井江、观胜、羊马、道明、王场、隆兴、江源、白头、大划、梓潼、崇平、桤泉19镇,鸡冠山、济协、集贤、锦江、公议、燎原6乡。
邛崃市
面积137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5万。邮政编码611530。市人民政府驻临邛镇。辖临邛、固驿、平乐、羊安、火井、夹关、水口、桑园、牟礼、冉义、回龙、高埂、前进、高何、临济、卧龙、天台山、宝林18镇,道佐、油榨、茶园、南宝、大同、孔明6乡。
都江堰市
面积120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61万。邮政编码611830。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辖灌口、幸福、蒲阳、聚源、崇义、天马、石羊、柳街、玉堂、中兴、青城山、龙池、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17镇,向峨、虹口2乡。
彭州市
面积1420平方千米,2007年末常住人口78万。邮政编码611930。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金彭东路8号。辖天彭、葛仙山、隆丰、敖平、九尺、蒙阳、新兴、通济、丽春、磁峰、桂花、军乐、三界、升平、红岩、致和、白鹿、龙门山、丹景山、小鱼洞20镇。
金堂县
面积1156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87万。邮政编码610400。县人民政府驻赵镇。辖赵镇、淮口、五凤、竹篙、土桥、白果、三星、官仓、清江、隆盛、云合、广兴、高板、福兴、赵家、金龙、转龙、三溪、又新19镇,平桥、栖贤2乡。
双流县
面积1068平方千米,2006年末户籍人口93万。邮政编码610200。县人民政府驻东升街道。辖东升、西航港、华阳、中和4街道,太平、永兴、籍田、正兴、彭镇、大林、煎茶、黄龙溪、永安、九江、黄水、金桥、黄甲、公兴、胜利、新兴、兴隆、万安、白沙、三星、合江21镇。
郫县
面积437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49万。邮政编码611730。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辖郫筒、团结、犀浦、花园、唐昌、安德、三道堰、安靖、红光、合作、新民场、德源、友爱、古城、唐元15镇。
大邑县
面积1548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51万。邮政编码611330。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辖晋原、王泗、出江、西岭、斜源、董场、韩场、三岔、上安、苏家、新场、安仁、悦来、青霞、沙渠、蔡场、花水湾17镇,雾山、金星、鹤鸣3乡。
蒲江县
面积580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26万。邮政编码611630。县人民政府驻鹤山镇。辖鹤山、大塘、寿安、西来、大兴、甘溪、朝阳湖、成佳8镇,复兴、白云、长秋、光明4乡。
新津县
面积332平方千米,2007年末户籍人口30万。邮政编码611430。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辖五津、花桥、金华、兴义、安西、新平、永商、邓双、普兴、花源、方兴11镇和文井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