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雪枫西路1106号。
邮编:473000。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邮编用南阳市的邮编就可以。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南阳医专”,坐落于“中华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南阳市,是一所以西医为主体、中医为特色、中西合璧、优势互补的省属全日制医学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为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
截至2015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占地面积1316亩,校舍面积4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8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70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836元。图书馆总藏书量15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20种。
设置有14个教学系(部、院),6个教辅机构,开设有18个高职专科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教职员工1010余人,其中在岗教职员工961人,专任教师715人,外国文教专家6人;全日制在校生11500余人。
扩展资料:
南阳医专附属医院:
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自主创建直属附属医院3所,床位3100余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和河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省爱婴医院,规模床位1800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和河南省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规模床位500张,近期搬迁新址后,床位扩大到1000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是以眼科和微创为特色的国家二级综合医院,规模床位300张。?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官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邮政编码
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医生招聘# 导语202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拟聘用人员公示已出,公示时间: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18日, 现将招聘公示原文发布如下:
根据2021年11月1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公开招聘人员公告(2022年第一批)》,经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等环节,现确定下列人员为我单位拟聘用人员并公示如下:见附件
根据2021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公开招聘人员公告(2022年第二批)》,经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等环节,现确定下列人员为我单位拟聘用人员并公示如下:
见附件
公示时间:从2022年10月10日至2022年10月18日,共7个工作日。
在公示期限内,有关人员均可实事求是向我单位监察室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在反映时应署真实姓名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来信的有效时间以发信时的当地邮戳为准。
监督电话:0571-87783885(浙医二院监察室)
通信地址:杭州市解放路111号金钱大厦9楼浙大二院监察室
邮政编码:31000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拟聘用人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22年10月10日
原文标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拟聘用人员公示
文章来源:rlsbt.zj.gov/art/2022/10/10/art_1443681_58931465.html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编是多少 南京中医药大学 的邮编为210029,该校地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 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建校64年来,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主持编写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诞生了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近2万名,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整合医学学院、药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国际经方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文与政治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有33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2个、重点序列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33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现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4个博士一级学位点,学位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推进9年本博一贯制和“5+3”一体化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首批试点高校。现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33部,国家级教学成果4项。建设有 南京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附属南京八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26家非直属附属医院、4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和3所附属药业,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
学校科研实力强大,现有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海洋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全面合作,共建“新中药学院”。学校是国务院和文化部首批命名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中心南京分中心。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2016、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项目经费总额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茅。学校主办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报》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家云集,是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拥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4人,双聘院士2人,“*”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0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形成了一支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领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