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3000年前,一群在大海中漂流的独木舟船员发现了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关岛)。根据语言的相似性,人们断定这些船员来自于印度-马来西亚地区。
岛上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最好的例证就是拉提文化(Latte Culture)(拉提石被认为是商会上层人物房屋的基石)。拉提石复杂的开采以及堆砌(一些拉提石重达数吨,并且要从几公里之外的采石场运到房屋建造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复杂而又繁荣的社会体系。直到1521年,麦哲伦登上关岛,拉提石遗址已经废弃多时,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些遗址的由来。
麦哲伦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强行登陆,短暂逗留后离去。这些岛屿后来被命名为Islas de los Ladrones (小偷之岛),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668年,那一年第一位西班牙传教士Fr. Sanvitores在关岛建立了第一个欧洲殖民地。
西班牙人对关岛的统治导致了他们和岛上居民长达几十年的冲突。据说,在欧洲人发现关岛之初,岛上居民有5万名,而到了1720年底,岛上居民只剩下1500-2000名。
这些幸存的岛上居民,就是我们所说的“查莫洛人”,他们和西班牙的戍卫部队通婚,繁衍后代。而西班牙的部队里不仅有西班牙人,还有墨西哥人、塔加路族人。这些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狂热的天主教徒,在战争期间,他们全数迁往关岛。
在 十九世纪早期,一小群卡若兰人被允许在塞班岛上安家落户,这就是后来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二支土著居民的祖先。
在1898年的西班牙和美国战争之后,西班牙向德国出售了除了关岛以外(关岛已被美国占领)的所有岛屿。虽然岛上的德国官员从来没有超过20人,但是他们引进了农业科学以及西方的土地所有权观念。
由于欧洲本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1914年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夺取了这些岛屿。日本向岛上输入了数以万计的居民(仅在北马里亚纳群岛就有2万人),这些日本人主要从事商业捕鱼和甘蔗种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岛屿成为了太平洋战场的军事要冲,而美国和日本军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上发生了最为血腥的数场战斗。
1945年8月,美国B29轰炸机从天宁岛上升空,发射了二战中唯一的核武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美国海军驻扎在岛上,充当管理者。之后,这些岛屿成为美国的“太平洋岛屿托管领土 (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
根据领土托管协议以及美国统治的原则,这些岛屿逐渐重新获得自治权,而北马里亚纳群岛通过1975年的全民投票而选择加入了美国这个政治大家庭。而自1947年就被当作一整个地区而被美国领土托管的其它岛屿分裂成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密克罗西尼亚联邦以及帕劳共和国。
1521年为西班牙航行的葡萄牙航海者麦哲伦发现马里亚纳群岛后,欧洲人就经常登陆此地。至1668年西班牙人才开始在此殖民,当时耶稣会传教士把名称由贼群岛(Ladrones Islands)改为马里亚纳群岛,以纪念当时为西班牙摄政的奥地利人马里亚纳。之後,耶稣会教士开始强使本地查莫罗人(Chamorro)皈依天主教。
1898年美西战争後,关岛割让给美国,1899年北马里亚纳群岛则卖给德国。
1914年北马里亚纳群岛遭日本占领,1919年由国际联盟托交日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国夺取,准备用作进攻日本的基地,但未曾使用。
1947年该群岛为联合国授与美国托管地的一部分,1978年经岛民选择成为自治共和政体,1986年解除托管地身分而获正式独立地位。美国承认北马里亚纳获得美国联邦地位,居民获得美国公民权。
塞班岛(Saipan Island)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首府,位于东经145度,北纬15度的太平洋中部,菲律宾海与太平洋之间,西南面临菲律宾海,东北面临太平洋,群岛共有14个海岛,加上关岛,这十五个岛屿总称马里亚纳群岛,由于近邻赤道一年四季如夏,风景秀美。是近几年开发的世界著名的旅游修养胜地,背倚美丽的热带植被覆盖的山脉,透过道路两旁的郁郁葱葱的椰树展示在你面前的是迷人的蓝绿色菲律宾海,故有“身在塞班犹如置身天堂”之说。很少有旅游目的地可以提供所有旅游者的所有要求,塞班就是其中之一。世界级的购物、餐饮、观光、活动在这里是惊人的丰富和不同。全岛东西宽幅2.2—10.5里,南北平均长度为23公里,全岛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1999年官方统计发布),其中原住居民(持美国护照公民)2万人,包括美国人和当地土著人。其他均为外来工作者和投资人,包括日本人、菲律宾人、韩国人、孟加拉人、泰国人和中国人,其中菲律宾人约2万人,中国人约2万人,韩国、日本人约1万人,其他人约1万人。正是由于有众多的中国人,所以中国的食品、饭店、商店遍布全岛,给中国人的居住、饮食带来了便利。
编辑本段一、历史
塞班岛是公元前约5000年前,菲律宾等地的移民建设的岛屿。塞班及马里亚那群岛的原始美丽被世人所认识,是在1521年著名的航海家麦哲伦环球旅游后。1565年西班牙人登陆该岛后,宣布永久占有为其领地,并用西班牙皇后的名字起名为“马里亚那” ,统治了近400年,1898年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该岛,统治不到廿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德国将这一殖民地永久权转让给了日本。日本人在马里亚那诸岛大量种植了甘蔗,当时有大批的中国、南亚、韩国移民强迫移住,开发了大片种植甘蔗的农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军队和美国军队为争夺该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证明当时战况的遗址现如今已开发为特色旅游景点。日本战败后,联合国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帕劳岛和马绍尔群岛一起划给美国政府托管,托管期40年(1945——1985年),在托管期结束以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帕劳岛与马绍尔群岛分别独立成立为共和国,而北马里亚纳群岛,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于1986年经全民公投决定,归属美国,成为美国版图的新成员,管理则由当地政府自治管理一段过渡时期。因此,岛上居民自1986年起,全部持美国公民护照,社会福利卡(即税卡)由美国加州统一管理。由于是当地政府自治管理,所以,进出北马里亚纳群岛不必经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签证,而由当地移民局自行解决,凡在当地出生的婴儿,均可申领美国护照,成为美国公民。
编辑本段二、政治和经济
1978年正式编入美国联邦,北玛利亚纳群岛,国防和外交受美国政府统一管辖,当地居民持美国护照,受到完善的美国法律保护。当地总督及上下议员亦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北玛利亚纳群岛作为美国的行政特区有很多独立的特权,1986年正式结束联合国的信托管理,居民正式获得了美国公民权。之后公民选举产生了4年一任的州执事和州议会议员,保障了司法、立法的管理。
该岛的第一产业为服装加工业和旅游业。每年从事服装加工业的从业人员约3万人之多。很早以前日本人对该岛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开发了麻、香蕉、珍贵树木等产业。最近逐步被韩国、南亚的新投资所取代。农业的主要出产物为牛、牛肉、猪肉等,进口物品主要为蔬菜为主的食品和日用工业品。
编辑本段三、文化和教育
塞班岛的文化结合了美国的基督文化,西班牙影响下的天主文化及当地的查莫鲁传统文化,呈现一种多元化发展的西方文化。教育制度实行美国的教育体制。
编辑本段四、人种和语言
矮小强壮皮肤略显黑色的查莫鲁人和卡罗尼亚人为原住居民。但是纯原住居民现如今很少见到。现如今见到的原住居民大部分为西班牙、德国、日本人等种族的混血儿。近两年中国人和菲律宾、韩国人具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来岛旅游的观光客大部分为日本人和韩国人。
当地官方语言为英语,土著语言为查莫洛语
编辑本段五、气候和台风
岛上全年处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无夏天和冬季的区分,一年中温差在1--2度,7--8月是雨季,12--2月是旱季。全年日平均温度是28—29度,相对湿度为80%,8—9月经过北半球的热带气压和台风大都在关岛附近的太平洋上生成。马里亚那全岛基本都被台风包围着但很少造成灾害。
编辑本段六、生活设施
岛上流通货币为美元。电压为110伏,因此220伏的家用电器需用整流装置。岛上的生活用水多为地下水,另有部分海水净化水,盐分较多,生水不可饮用。加热后可能有沉淀。在饭店请勿问服务员要矿泉水,会很贵,需3-5美金。岛上无公共汽车,市民出行大部分采用超市免费购物车和出租车。坐出租车到DFS免税商店购物免费!岛上公用电话及酒店电话随处可见,均可拨打当地及国际电话,当地电话为35美分一次。
编辑本段七、交通
从中国飞往塞班须经韩国汉城或日本的东京、大板,汉城到塞班的航程约4个小时;从东京、大板到塞班须3.5—4个小时。
或乘坐中国东方航空的直航班机。 4—4.5个小时。每周一或五从上海或广州出发。
编辑本段七、美食
当地流行中国菜和日本菜,其中中国菜的川菜做得很正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