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医保局日前发布公告称,自7月4日起,暂停18家杭州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服务3个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其中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连锁药店——海王星辰连锁药店 (以下简称海王星辰)的门店就有6家。
记者调查发现,海王星辰全国范围内的多家门店,曾因为违规刷医保卡被媒体曝光,一些门店甚至因此被当地医保部门处罚过。有药店行业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药店来说,此种行为虽然违规,但能提升经营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些企业愿意冒风险。
医保服务资格被暂停
对于此次处罚,杭州市医保局表示,之所以暂停这些单位的医保服务,是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违反了《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比如有些人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别人刷;有些人重复配药,然后把多出来的药卖掉换钱;有些外地患者与杭州的企业虚构劳动关系,以便参加杭州医保。诸如此类,对于医保各种需求各种歪脑筋都有,于是对口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自己也做了生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最新修订的 《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障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于2011年11月7日发布,该办法规定,参保人如果伪造或冒用他人的医保卡来骗保;或变卖由医保支出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材料(行情专区)或诊疗项目骗保等,除要追回被骗的医保基金外,还要处以骗取金额2至5倍的罚款。医保定点的零售药店,如果把生活用品、保健品等非药类物品,以药品的名义骗保,查实后要退回骗取的金额,社保部门要取消定点零售药店的资格,同时也要处以骗取金额2至5倍的罚款。
对于此次受罚,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其媒介部有关工作人员却表示领导正在开会,稍后会答复。但截至发稿,记者也未收到公司的任何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2006~2012年,海王星辰连续七年直营门店数排名全国第一。2007年,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连锁药店行业首家境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超过3.8亿美元,为当年中国医药行业(行情股吧买卖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之冠。
根据海王星辰2012年的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73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2132家。
违规被多次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除此次杭州市医保局公开通报的处罚外,海王星辰在国内的多家门店,也曾因违规刷医保卡的行为被媒体曝光,一些门店甚至因此被所在地的医保管理部门给予过处罚。
2008年,浙江在线就曾报道,海王星辰在内的杭州12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和参保人员串通串换药品、套取医保资金,被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报考核不合格。2012年再次对海王星辰杭州多家门店违规刷医保卡的行为进行报道。
2010年,青岛的媒体曾报道,当地的海王星辰门店可以通过刷医保卡购买药店内的果蔬汁饮料、护肤美容化妆品等日常百货。在被曝光后,海王星辰门店称宣传可用医保卡的工作人员非药店店员,而是药厂促销员,医保卡除药品外其他商品都不能刷。
2012年,长沙的媒体曾报道,海王星辰在当地的门店刷医保卡可以买油、盐、米等生活用品。海王星辰的工作人员称,刷医保卡买非药品这是上面领导规定的。之后长沙市医疗保险(行情专区)管理服务局暂停了该门店医保资格3个月。
《南方都市报》曾经于2010年报道,海王星辰在广州的一些门店把医保卡内的资金转移到专门推出的针对日用品消费的储值“健康卡”,用于非药品的消费。《广州日报》也于2010年报道,因为违规刷医保卡买生活用品、非法套取个人医疗账户资金,海王星辰在广州的一家药房被罚3年内不得申报新增定点零售药店。
海王星辰年销售额
海王星辰,一个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医药零售业兴起而诞生的名字。从 1996 年的第一家社区零售药店开始,海王星辰从无到有,从零星闪烁到星罗棋布, 实现了从1家到2337家健康连锁药房的嬗变。
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深圳,是海王星辰的发源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连 锁 ” 的概念注入中国的商业零售领域。1995 年 6 月 28 日 ,深圳市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成立,瞄准了空白的中国医药连锁零售领域。
今天,海王星辰在深圳、广州、成都、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大连、潍坊、天津、青岛等众多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截至 2009 年 9 月底,海王星辰以 2337 家直营门店,连续多年雄踞中国连锁药店直营门店数排行榜首位,成为了行业地地道道的领跑者。
2007年11月,海王星辰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连锁药店。
未来,海王星辰将进入中国更多的城市和地区,为更多的中国居民奉献健康便利的品质生活。
海王星辰年销售额32.32亿元。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2015年,海王星辰总营收32.32亿元,净利润3980万元,全年新开门店数168家,关闭150家。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计门店数199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