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我国1866年在海关试办邮政时起用了邮政日戳,但是现在没有当年的实寄封保留于世。目前发现现存信封上最早的日戳为1875年,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全部为英文,上为Customs(海关),下部为地名,称海关小圆戳。还见过1872年的含英文PAID(邮资已付)的腰圆形日戳。
清代邮戳1878年发行大龙邮票以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五地使用过椭圆形海关汉文地名邮戳。1896年邮政脱离海关,改称“大清邮政”,1897年1月13日起改用八卦戳,每一卦代表一个地区。按周易进行推算,应有64种,但已知的官方公布的只有30种,它们是:北京、牛庄、天津、大沽、烟台、重庆、芜湖、南京、宜昌、沙市、汉口、九江、镇江、上海、吴淞、苏州、宁波、杭州、温州、福州、罗星塔、厦门、汕头、广州、琼州、北海、龙州、蒙自、思茅和河口。但从实寄封和旧票上只发现了25个地名,沙市、北海、蒙自、思茅、河口五地未见到实物。集邮界还发现过另外3种官方没公布的八卦戳(第31卦戳、38卦戳和46卦戳)。
八卦戳对应的地名不好记忆,戳盖倒了就容易误认是另一种地名的邮戳,特别是从戳上反映不出日期来。八卦邮政日戳1904年改为干支纪年邮戳,简称干支戳,以农历计。所谓干支就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天干共有10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12个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每年用一组,共有60种搭配,60年一循环,称为一个甲子。这期间共经历了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8年。干支戳分为三格式和腰框式两种。三格式邮戳外圈有单线和双线之分,圈内有两条横线把圆圈分为三格,上格为省名,中格为年月日,下格为地名;腰框式是在圆圈内中部加一矩形框,框内为年月日,上下为地名,有汉文和汉英文两种。腰框式较三格式大,又称大干支戳。
2?辛亥革命后的中华邮政时期改用民国纪年以后,邮戳也相应改成民国纪年,只使用过单线腰框式邮戳。中华邮政时期邮戳后来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31日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启用“洪宪元年”邮戳,到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此戳前后只用了83天。目前此戳极不好找。1923年恢复使用单线三格式邮戳,从1933年起为防止有人除去邮戳再重复使用邮票,邮戳的线条改为钉齿,可把邮票盖穿或打下深深的印记。
3?新中国邮政时期建国初期,继续使用单线三格式邮戳。但取消了其中的英文地名,中文书写方向也改为自左至右排列,年份改为公元纪年,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少数民族地区增加了民族文字。自1957年起,开始使用单线双月牙腰框式邮戳,直径有25mm和30mm两种,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大戳。上半圆环为地名,下半圆环为邮政局名或支局号码和邮编,下月牙内为戳号,字钉槽里的年、月、日、时可更换。邮戳按邮政统一规定式样制作。1985年7月27日邮电部再次颁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对日戳的种类和使用范围都作了详细规定。1985年的邮政日戳邮电日戳分: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特种日戳三大类。普通日戳又分邮政日戳、电信日戳、机要日戳以及包裹收寄机、邮资机、过戳机等机器上装配的日戳四种。特种日戳分风景日戳和邮政教育培训使用的模拟日戳。普通日戳仍为单线双月牙腰框式,上半部刻省、市、自治区和市县地名,下半部刻该局邮政编码。邮局内部生产单位和火车、轮船、汽车押运日戳不加刻邮政编码。1988年在邮戳上增添了邮政编码代替投递地区。从1995年8月起,开始逐步换用新戳,改为单线边无格式,取消了上下月牙和中心的方框,集邮者称之为“单线空圆戳”。日戳中日期有统一规定:对于字钉式日戳,“年”用4位数表示,“月、日、时”为个位时,用一位数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时表示为“1997?8?15?9”;对于拨轮式和各类机器日戳,“年”、“月”、“日”、时”都用2位数表示,如1997年8月15日9时表示为“97?08?15?09”;邮资机上的日戳为单圆,上方是地名,下方是局名,中间是日期,“年”、“月、日”都用2位数表示,从左向右排列。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部地区的贵州、广西、青海、西安等地曾使用过特殊式样的邮戳,即单线边双月牙式,直径略大于25mm,其上月牙内,有的嵌有一颗空心或实心的五角星;下月牙内,有的嵌有数码号。随着我国电子工业的腾飞,电脑的普及推广,各地邮局在邮政营业工种上,大都使用微机操作,利用微机局部网技术,在邮政营业窗口完成函件、包件、汇兑、报刊发行、特快专递等多项业务及支局内部统计、结算、制单等作业的自动化处理,改变了邮政业务传统的手工操作,在各种业务单册、收据上也使用了电子打印的日戳(故称之为电子日戳)。电子邮戳实际是由微机控制,由打印机打印而成的,电子日戳和手戳(或电动日戳)序号应一致。如果更换手戳应重新进行微机程序输入,以保证手戳和电子日戳戳印序号相同,并进行日戳卡片登记。
为方便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递,高考报名的邮政编码请填写到具体的区、县。高考报名时,填写的家庭住址及联系电话,邮政编码要准确,在高考录取期间要保持电话的畅通。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自行上网如实填报报名信息,并对自己所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两大注意事项
一是“户籍地”怎么填。一些同学会把户籍地和“老家”也就是籍贯混淆起来。如明明户口本上户籍地址是南京,偏偏写了老家的地址。“户籍地址是你户口本上的地址。”
二是“录取通知书”的寄送地址怎么填。在填报现场,一位男生想不起自家的住址了。
扩展资料:
高考填报志愿小技巧
1、参考志愿高校前三年录取平均分数和位次志愿高校录取平均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要注意各专业录取平均分是最有效的,这个分数比参考最低分、最高分更有效。考查分差可比性简便易行,也是常用的方法。分差=考生成绩-批次录取控制线。
2、注重冷热专业搭配在志愿专业填报中,既要有热门专业,又要有冷门专业(当然是预测将来可能兴起的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专业之间的分值差距适当拉大,确保录取的成功率。首重首选志愿院校,首重首选志愿专业。
人民网-江苏高考报名开启 “户籍地址”别当“籍贯”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