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厝村
毛厝村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东北部的石牛山北麓,南与仙游、永泰等县交界。有毛、黄、梁、叶姓氏的村民235户812人,5个村民小组分别居住毛厝、北山2个自然村落。毛氏祖先于北宋年间从莆田涵江迁入毛厝,后有黄、梁、叶先后到毛厝定居。
全村土地总面积9.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752亩(其中竹林1859亩),耕地面积641亩。村民历来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兼营林业。由于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经济发展缓慢。
全村有劳动力430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富余劳动力100多个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200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76万元,工业产值374万元,企业总产值565万元,村财收入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8元。
村有砖混结构村部1座,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毛厝村地处仙游、德化、永泰、尤溪县交通要道,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是我地下党和游击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1941年,黄国璋等在毛厝开展革命斗争。1942年,毛厝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毛票、毛才兄弟及毛保定等参加地下党和游击队组织。全村人民为了支持革命斗争,省吃俭用,给游击队送饭送菜。许多人自告奋勇当地下交通员、接头户,受尽-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毛票母亲、兄弟惨遭重刑,身致重残,早年去世。毛票故居“岐山堂”,原是0地下党组织办公的地方,现已成为革命历史纪念地。毛厝是省定老区基点村之一。
毛厝村与丘坂村、昆坂村、樟镜村、祥光村、凤坪村、久住村、榜上村、淳湖村、上湖村、承泽村、梨坑村、八逞村、亭坑村、湖坂村相邻。
毛票故居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镇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以卖故衣为名来到毛厝村,进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发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毛票旧居——岐山堂遂成为吴天亮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
毛厝村附近有毛票故居、德化岱仙瀑布、厚德堡、德化九仙山、德化石牛山等旅游景点,有德化黑鸡、德化瓷塑、德化建白瓷、德化陶瓷、德化戴云黑鸡等特产。
仙潭村位于仙游县东北部,莆田市第一大河木兰溪畔北岸,距县城20公里,东与莆田华亭、油潭村接壤;西与仙溪村毗邻;南隔木兰溪与湖坂村遥对;北与斜尾村交界。仙潭村方圆1.5平方公里,辖区内耕地、果地1100多亩,山地500多亩。全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在籍人口2284人,党员50人,其中是0正式党员的47人,预备党员3人。
仙潭旧称俞潭。在古朝代时是兴化县香男里俞潭村,是兴化第一山所在地。山上有雄大壮观的兴化第一山字迹。第一山上有仙正寺。山上有仙椅、仙床痕迹,在宋代绍兴元年就建了俞潭庵。后来久经历史变化莫测被破坏,于70年未重建。俞潭村古代有十八姓的总称。现在居俞潭村繁衍下来只有二大姓,王氏和何氏,至今有约700年左右,王氏始祖是闽南王王审知的嫡系中的一个儒士,从霞浦县迁到俞潭村定居。后来其子王俨单经被朝廷的三次邀请封为单师,都谢绝卸任。据县史里记载“香田里俞潭村有王俨者”本书生授德种园。忽得符术书能呼召鬼神、预知未来"据传说王俨后来令其子去担任单师之苦职,而其子在浙江衬一带娶妻稳居落户,现今为了信念宗族荣耀,兴建了一座王氏宗祠.
仙潭村最多为特色产业是著名的油潭本的龙眼果树,屋前屋后,满山遍野都有是绿绿的龙眼树,曾经的畅销出国,各地,本村龙眼树果体大,甜味深,口感好,百吃不厌,能壮气补肾之功效.
仙潭村与杉尾村、仙溪村、昌山村、湖坂村、前连村、义店村、石马村、盖尾村、东井宫村、仙华村、聚仙村、琼峰村、后山村、莲井村相邻。
仙潭村附近有龙纪寺、后卓垅联络站旧址、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仙游九鲤湖风景区、海峡艺雕旅游城等旅游景点,有度尾文旦柚、仙游书峰枇杷、仙游郑宅茶、金沙薏米、莆田龙眼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