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不是同一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Shenzhen),简称港中大(深圳)(CUHK-Shenzhen),香港地区称“中大(深圳)”。大学以书院制大学建制,系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香港中文大学(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希望移植香港中文大学几十年来成功的办学模式到中国内地,这里包括优秀的办学理念,成熟的管理机制和严格的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希望能为中国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的,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创新型专业人才。20世纪70年代末,港中大与内地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进行研究及举办合办课程。而港中大的发展策略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在珠三角一带的教学协作,在深圳增设开办学位课程的高等院校就是其中的契机。2010年2月,港中大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备忘录,表达双方意向,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后定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年4月28日,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是985还是211
香港中文大学占地面积一百三十四公顷。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中大、港中大(CUHK),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人文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金融、医学、法律、传媒、地理等领域堪称学术重镇。
也是香港唯一同时拥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学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灵活学分制、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崇基学院、新亚书院和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成立;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领先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林语堂、高锟、饶宗颐、杨振宁、余光中、莫里斯、姚期智、蒙代尔、卢煜明、杨伟豪等一批专家学者。
师资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全职教职员8091人,其中教授369人,副教授286人,助理教授377人,各类讲师629人,研究人员1695人。
“光纤之父”高锟于1987至1996年担任中文大学校长,卸任校长一职后一直担任中大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及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教授为中大校友,曾获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香港中文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港中大”,是一所国际化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及香农奖得主任教的大学。学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港中大(深圳)成立。
院系概况:
学校设有8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开设多个主修、副修和双学位学士课程。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高校合办多个本科及硕士课程。
以上内容参考:——香港中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