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埔(Xiaxibu)行政村。在普宁市区东南10公里处,有人口0.20万人。约三百年前,邓、陈两姓从福建迁此创村,因这里上面还有村落,故名下西埔。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部分混凝土结构楼房。有耕地380亩,山地2200亩。农产水稻、甘薯、蔬菜。村民主要从事二、三产业,有塑料加工等工业企业。属革命老区。有水泥化村道通普宁大道。
下西埔村与下架山社区、碗仔村、横溪村、和寮村、汤坑村、老墩柄村、高明村、上西埔村、百吉岭村、古山村、蛟池村、新光村、双丰村、新南湖村、老南湖村、西山村、长沟围村、倪厝乡村、白沙溪村、南城村、陂新村、陂老村、多年村、虎岗山村、中央埔村、涂坑村、长坛村、咸寮村、水供塘村、石盘村、安溪村、葵岭村相邻。
下西埔村附近有碗仔古村、泥沟古村、果陇古村、方方纪念馆、宝龙寺等旅游景点,有普宁蕉柑、普宁青梅、普宁竹蔗、普宁豆酱、豆酱鸡等特产。
老墩柄村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新光(Xingguang)行政村。原名新墩柄。在普宁市区东南12公里处。全村920人。约三百年前,马姓一支从汤坑老墩柄村迁此,为纪念故居地,名新墩柄,后美称新光。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有耕地252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有家庭手工业服装加工。是革命老区。普宁大道从村旁经过。
新光村与下架山社区、碗仔村、横溪村、和寮村、汤坑村、老墩柄村、高明村、上西埔村、下西埔村、百吉岭村、古山村、蛟池村、双丰村、新南湖村、老南湖村、西山村、长沟围村、倪厝乡村、白沙溪村、南城村、陂新村、陂老村、多年村、虎岗山村、中央埔村、涂坑村、长坛村、咸寮村、水供塘村、石盘村、安溪村、葵岭村相邻。
新光村附近有碗仔古村、泥沟古村、果陇古村、方方纪念馆、宝龙寺等旅游景点,有普宁蕉柑、普宁青梅、普宁竹蔗、普宁豆酱、豆酱鸡等特产。
老墩柄(Laodunbing)行政村。在普宁市区东南10.2公里处,有人口0.15万人。三百年前,最早的居民来自汤坑老墩柄,为溯源沿用祖籍村名。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三合土结构平房,部分混凝土结构楼房。有耕地330亩,山地2000亩。主种水稻、甘薯。是重点侨乡。属革命老区。占盐公路从村中经过。
老墩柄村与下架山社区、碗仔村、横溪村、和寮村、汤坑村、高明村、上西埔村、下西埔村、百吉岭村、古山村、蛟池村、新光村、双丰村、新南湖村、老南湖村、西山村、长沟围村、倪厝乡村、白沙溪村、南城村、陂新村、陂老村、多年村、虎岗山村、中央埔村、涂坑村、长坛村、咸寮村、水供塘村、石盘村、安溪村、葵岭村相邻。
老墩柄村附近有碗仔古村、泥沟古村、果陇古村、方方纪念馆、宝龙寺等旅游景点,有普宁蕉柑、普宁青梅、普宁竹蔗、普宁豆酱、豆酱鸡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