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社区
行政辖区曾林社区位于鲤城区金龙街道中片,东与大乡相邻,西与下店社区交界,南临龙岭社区,北靠坑头社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设居民小组8个,居民住宅405幢,常住户315户,常住人口1168人,流动人口约800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社区中心,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建于1998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风貌曾林社区是著名侨村,居民以陈姓为主,海外华侨占全村人口的40%。曾林社区以陈姓为主,堂号“颍川”。先祖由邻村坑头社区大乡迁移而来。繁衍为山后乡之“小乡”。“小乡”因在尊胜山麓,故初期称“尊胜乡”后知“尊胜”是一本贵重佛经之庄严名称,故避讳而改名为“尊赢乡”。又经过三度讹音,而写成现在之名“曾林”载于泉州市版图。社区华侨素来爱乡,捐资事迹层出不穷。53年陈启紫捐资修建紫岫小学教室和启志桥。侨胞陈其星80年代在紫帽山北侧山腰投入一千多万创办星光茶场,将收益用于家乡福利事业;他独资捐建紫岫小学星光楼,并设立星光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捐建社区办公大楼;出资铺筑数条村道。先后被省政府授于银质奖章和金质奖章。华侨陈作霖捐资36万兴建星光幼儿园教学楼。社区有安福寺和安福山庄,是居民度假好去处。
社区经济社区有企业17家,比较有规模的6家,这些企业于树脂工艺、化工、印刷品及汽车配件为龙头企业。2006年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上缴各种税费大约300万元.社区居财收入达1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6500元。
联系电话:0595-22425831
通信地址:泉州市金龙街道曾林社区
邮政编码:362000
曾林社区附近有安福寺石造像、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源和1916创意产业、泉州开元寺、泉州天后宫等旅游景点,有东璧龙眼、泉州刺绣、脱始漆器、东石海蛎煎、清源茶饼等特产。
龙岭社区
行政辖区社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与亭店相邻,西与紫帽山交界,南临晋江市紫帽镇,北靠曾林社区。共有6个居民小组,常住户195户,常住人口739人,流动人口约15人。
办公场所社区办公场所位于金龙街道龙岭社区龙泉街10号,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建于1998年,属于社区固定资产。
社区风貌龙岭旧属晋江县管辖,旧称泉州府晋江县三十三都龙首岭乡(今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据府志山川第六卷查证,龙首山在紫帽东南麓山有龙翔之势,亦名龙头岭有(宋、钱熙诗):“残年仍置阁、五日恰逢春、携酒客独赏、敲门僧不嗔、双松如拱立、万井自横陈、精舍故磅礴、元规麈士人”,龙岭原名龙头岭是由山脉而得名,因紫帽山东北有一山岭向东南蜿蜒而下,像条巨龙翔游上山到此回首,因此取名为龙首山,俗称龙头岭,也叫龙首岭。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年代久远的传统村落,这里四处鸟语花香,是都市人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山区村落之原始,世外桃源之韵味,革命老区之沧桑,紫帽风光之绚丽,绘就了泉州新区美丽的“后花园”。这就是具有“红色旅游,绿色享受”之魅力的龙岭。2002年,被确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岭最具魅力之处有“红”、“绿”、“土”,一是“红”:革命圣地,红色之旅。龙岭是鲤城较早的革命老区,现在社区内有革命纪念馆、0紫帽区工委旧址、解放军炮洞等,见证了当年的风火岁月。二是“绿”:生态优势,龙岭社区地处紫帽山东麓,风光十分迷人。海拔落差高,从186米至519米,植被丰富,有龙眼、番石榴、杨梅等。特别是社区内种植有大面积的杨梅,每逢盛产时节,都迎来许多市民前来采摘。三是“土”。上千年的古老村落,至今保存着许多传统的民风民俗,同时,社区内盛产的土鸡土鸭土药材等,令广大市民心驰神往。
辖区单位辖区内泉州山益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所经营的山益农场,有茶叶大观园、特色水果园等。
联系电话0595-22422952
通信地址:泉州市金龙街道龙岭社区龙泉街10号
邮政编码:362000
龙岭社区附近有泉州开元寺、源和1916创意产业、泉州天后宫、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有东璧龙眼、泉州刺绣、脱始漆器、东石海蛎煎、清源茶饼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