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在日本中南部,东距东京约80千米,跨越在日本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山麓位于骏河湾至系鱼川之间的大地沟地带上。高3775.63米,山底周长125千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富士山,圣地和艺术灵感的来源,位于日本东京西南方约80公里处,是日本的重要象征之一。富士山是日本一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富士山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称。
气候特点
富士山山顶的年平均温度是零下6.4℃,最热月份的平均温度为6.0℃,比东京低20℃左右。这个气候导致了山顶附近存在永久冻土。全年均可能出现降雪,但是在夏季大部分降雪在地表消融。春冬季时,在地势低洼地区积雪可达3米,但由于风吹散积雪,山脊积雪高度不足1米。
富士山在日本本州岛。
富士山横跨日本静冈县与山梨县,位于北纬35.361°,东经138.728°,根据富士山地图可知,富士山在日本本州岛中南部。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象征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蕴含着自然魅力,优美、庄严的神山。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文学者讴歌的主题,同时也是日本人崇敬的圣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由玄武岩,苦橄玄武岩组成。富士山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因此也有“玉扇”之称。
富士山的形成演变
富士山的形成大约有1万年,是非常典型的层状火山,从形状上来说,富士山属于标准的锥状火山。基底是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冲破了第三纪地层,喷发堆积后从而形成了山体,后来又经过多次的喷发,火山喷发物层层堆积,就成为了锥状成层火山。
迄今为止,富士山在山体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是先小御岳、小御岳、古富士、新富士。其中,富士山以先小御岳的年代最为久远,那是在数十万年前的更新代形成的火山。
以上内容参考:-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