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山新塘,有着一种与别处不同的龙舟文化,作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塘彩龙舟不仅体现出一种力量之美,更凸现了新塘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头的细腻描绘以及诸多的表演技巧也彰显出新塘彩龙舟的“柔情似水”。
新塘彩龙舟与外地龙舟主要有三大方面的不同之处:起源不同、比赛时间不同、形式不同。
据有关史料记载:新塘彩龙舟“竞渡起自越王勾践”。传说越灭吴后,最早在萧山举行过竞渡活动。发展于二十四孝中“曹娥投江”的故事。据《绍兴市志》记载:“汉天子以‘孝感动天’赐予曹娥,并建庙祭祀,划龙舟进行纪念。”传说曹娥的外婆家在新塘街道金家浜,当地的老百姓以此为荣,年年划龙舟,纪念曹娥这位“孝女娘娘”。因此与各地基本在端午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所不同,新塘龙舟则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二举行比赛,因为据说这天是“孝女娘娘”曹娥的生日。
新塘划龙舟主要是以纪念为主。新塘龙舟注重装饰效果,分金、银、青、黄四色,船身插彩旗,上书“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祥之语。龙头可以摆动,龙舟上配以乐队,划动时锣鼓喧天;划龙舟的表演形式有“四龙点睛”、“龙穿花阵”等等。新塘龙舟除了纪念“孝女娘娘”外,还有祈福等意义。
千百年来,新塘人划龙舟从未间断,并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每到龙舟节,伴随着各种形态的文体活动,6万多人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中。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塘彩龙舟更是获得了飞速发展。街道成立了龙舟协会,使一年一度的龙舟表演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新塘彩龙舟于2008年被命名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