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邮编535000。
钦州市地名由来:钦州市,古称安州,钦州名字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因钦江得名。二是同名改易,改安州为钦州。三是取归顺朝廷、不搞分裂独立之意,即“钦顺之意”,得名钦州。
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南临北部湾和南中国海,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
同时,钦州市还处于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和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钦州市是岭南广府文化重要的兴盛地、传承地之一,广府民系下分支的钦廉民系正是世居于此。
钦州市钦南区邮政编码
邮编:535000,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钦州的地方特产:
钦州市是中国大蚝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奶水牛之乡。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香蕉、菠萝、三华李、柑橙等;农林产品主要有灵山大米、蚕丝、八角、玉桂、黄榄、黄瓜皮、石瓯绿茶、松香、红椎菌等;海产品主要有钦州湾“四大名产”的大蚝、对虾、青蟹、石斑鱼和海鸭蛋、南珠等,此外,还有历史悠久的钦州坭兴陶,远销区内外及东南亚的钦机牌碾米机以及文岩牌水泥、绿宝石牌水泥、龙门编织工艺品、烟花爆竹、谷虫净等。
钦州坭兴陶被认定为广西最具民族特色的二件宝之一。也是钦州的特产之一。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1921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
钦州市钦南区邮政编码是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钦州港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邮政编码是535008;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邮政编码是535012;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邮政编码是535013;钦州市钦南区邮政编码是535000。
钦南区人口
到2006年底,钦南区总人口56万人,汉族和壮族是钦南区的世居民族。
钦南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钦南区常住人口为679692人。
钦南区自然资源
水资源
钦南区内河流皆为中小河流,流量丰富,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丹竹江、白鹤江、关塘河等,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流量随雨季变化而变化。
矿产资源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锰、钛、石英砂、花岗岩、陶土等30多种,其中优质陶土储量达30多亿吨。
海洋资源
钦南区钦州湾沿海海域辽阔,海洋生物丰富,盛产名贵的经济鱼类600多种,贝类500多种,甲壳类30多种,藻类10多种;有“海洋生态调节器”之称的红树林面积达389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