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华街道马墅村位于浦江城东5公里郊区。全村410户1280人。耕地793亩,人均收入6000余元,村东部与岩头镇接壤,浦后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村内有始建于清代的马墅市,每旬3、6、9集市。现为市级文化东苑村。团结务实的村两委班子,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和卫生村建设。实现了道路硬化、水体净化、卫生法化、路灯两化、村庄绿化,大力改进居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在加强硬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大力提高图书阅览、棋牌休闲、舞蹈健身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在完成村庄整治墙体粉刷后,又实施了“文化上墙”工程,提升了村庄品位。
马墅村与方宅村、浦北村、五善塘村、冯村村、金宅社区、廿亩村、永安村、河山村、项宅社区、戴宅村、五里社区、中埂社区、红旗村、大许村相邻。
马墅张氏堂屋
马墅张氏堂屋位于浦江县仙华街道马墅行政村马墅自然村,时代为明早期,类别为古建筑。马墅张氏堂屋为浦江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墅村附近有马墅张氏堂屋、仙华山、神丽峡、嵩溪古村、官岩山等旅游景点,有浦江葡萄、米筛爬、浦江麦秆剪贴、木莲豆腐、竹叶熏腿等特产。
寺口村位于哪里
1958年置白桥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6年,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周贵仕、西王、周王、兴隆、七六二、大许、王成岗、孙家圩、七成、周徒、周吴、邱吕、黄桥、施庄、大闸、牛屯河16个村委会及1个街道居委会。
2004年,将白桥镇的周王、兴隆2个村委会划归五显集镇管辖,将原西梁山镇的西梁山街居委会,大赵、张齐、三户高、陈桥、西梁、徐庄6个村委会并入白桥镇。调整后白桥镇辖白桥街、后港街、西梁山街3个居委会和周贵仕、西王、黄桥、施庄、大许、七六二、王成岗、大闸、孙家圩、高庙、周鲁、后港、大尹、周徒、邱吕、大赵、张齐、三户高、陈桥、西梁、徐庄21个村委会,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4.42万人。
2005年,将原五显集镇的兴隆村委会并入白桥镇。调整后白桥镇辖西梁山、白桥街2个居委会,周贵仕、西王、大许、高庙、后港、大尹、周徒、邱吕、红旗、北大、陈桥洲、张齐、西梁山、徐庄、兴隆15个村委会。
2011年代码及城乡分类340523102:~001 121白桥街社区 ~002 220后港社区 ~003 123西梁山社区 ~200 220高庙村 ~201 220七成村 ~202 220周贵仕村 ~203 220兴隆村 ~204 220大许村 ~205 220红旗村 ~206 220徐庄村 ~207 220西梁山村 ~208 220陈桥洲村
原西梁山镇位于和县南部,距县城35千米。西(梁山)五(里郭)公路通达。有长江码头。唐代为梁山镇。1989年成立西梁山镇。1996年,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西梁、大蒋、前进、徐庄、许鲁、赵三岗、张旗、三户高、陈桥9个村委会及1个街道居委会。2004年,撤销西梁山镇,西梁山街居委会以及大赵、张齐、三户高、陈桥、西梁、徐庄6个村委会并入白桥镇,大蒋村委会并入五显集镇。
浦江县仙华街道寺口村位于浦江县宝掌寺风景区区域,全行政村有4个自然村,有234户共634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土地面积414亩,其中水田384亩,旱地30亩。有山林1118亩。人均收入4300元。
寺口村与五里村、中埂社区、戴宅村、项宅村、廿亩村、冯村村、方宅村、马墅村、浦北村、五善塘村、金宅村、大许村、河山村、七里社区、红旗村、天仙村、十里亭村、后郎村、田中村、曙光村、道光村、云宫村、登高村、徐村村、永安村相邻。
寺口村附近有马墅张氏堂屋、仙华山、官岩山、郑宅镇、剑门十八瀑等旅游景点。有浦江葡萄、米筛爬、浦江麦秆剪贴、木莲豆腐、竹叶熏腿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