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 ,你就全知道了。
NVIDIA的桥接芯片BR02就可以实现双向转接。该功能不但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也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而NVIDIA的桥接芯片BR02就可以实现双向转接。该功能不但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也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
评价NVIDIA和ATi之间的微妙关系最为恰当了。两家厂商不光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打得水深火热,战火也蔓延到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据最新的报导显示ATi依靠Radeon 9550巨大的性价比优势首次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整体销售额超过老牌厂商NVIDIA,居于Intel老大的后面。此消息一出,NVIDIA也立即站起来发表声明:依托GeForce 6强大的技术优势,自上市以来很快得到用户的认可,在高端图形芯片市场,稳做市场占有第一的宝座。在高中端市场NVIDIA GeForce 6系列DirectX 9.0c支持,HDTV硬件加速等技术,等技术的提出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各个媒体的测试都表明,虽然ATi Radeon X系列仍然采用的是Radeon 9800/9600系列所支持的的DirectX技术,但通过渲染流水线方面的改进,X系列还是可以和GeForce 6一拼,最新推出的Radeon X850 XTPE在很多测试项目中甚至能够领先与NVIDIA如今集最多新科技于一身的Geforce 6800 Ultra。所以ATi的若是想在中高端夺回市场,再度超越NVIDIA并非没有机会。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段时间NVIDIA所推出的新品技术,以及这几种新产技术,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1、基于BR02的桥接芯片,让本来是原生PCI-E支持的GeForce 6200、6600系列显卡,延伸到了普及程度高得多的AGP市场,加上生产厂商的大力配合,一时间市面上到处充斥做GeForce 6 AGP系列显卡,从900-1500之间的中高端市场几乎成了NVIDIA的天下,ATi原有在此价位上的Radeon 9600XT、9800SE、9800 Pro被对手打得无还手力。
2、具备TubroCache技术的GeForce 6200TC系列的成功上市,一下子强占到低端市场的至高点,由于GeForce 6200TC芯片3D技术方面完全源于GeForce 6系列,出色的TubroCache技术能够有效的将PCI-E总线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从系统内存中动态调用显存,并利用系统双通道内存的高带宽优势。性能不但强于ATi PCI-E市场的最低端的Radeon X300系列,通过适当的超频甚至能够赶上中流砥柱X600显示卡。而价格方面,由于显存可以做到很少,位宽也不必太高,显存部分的成本被大大节约,因此各个厂商都将GeForce 6200TC的价位定于600元以下,甚至与低于很多64bit的Radeon X300SE相比价位还低。这样一来低端的PCI-E市场被NVIDIA狠狠咬了一口。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ATi连续在两个市场连续败退,而高端的Radeon X850XT PE显卡也只能够与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性能持平而已,而目前能够真正占到优势的只有中端AGP市场的Radeon 9550在苦苦支撑了,但此并非长久之策,在今年市场慢慢由PCI-E替代AGP之后,ATi图形芯片的市场份额又靠谁来支撑呢?这一点ATi自己也看得很清楚。
3、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支持SLI技术的nForce 4一经发布,锋芒便直指K8平台的性能最高峰,立即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关注,以至于目前代表性能最高峰的3DMark 05排行榜清一色的都是基于nForce 4芯片组的平台。而nForce4芯片组更可分为nForce4 SLI、高端的nForce4 Ultra以及低端的普通版本nForce4,配合原有的nForce3芯片组系列,大有全面攻占K8市场之势。看看ATi在桌面主板芯片组方面的动作,新发布的Radeon XPRESS 200系列,与nForce比起来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市场上也难得一见。而最近也传出NVIDIA获得Intel许可,即将投产Puntium4芯片组的消息,凭借NVIDIA在nForce2、3、4市场上连续的成功,在Puntium4芯片组上继续巩固NVIDIA的地位相信问题不大。看来ATi若想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立足,还得另辟途径。
不是冤家不聚头,用这句话,来评价NVIDIA和ATi之间的微妙关系最为恰当了。两家厂商不光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打得水深火热,战火也蔓延到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据最新的报导显示ATi依靠Radeon 9550巨大的性价比优势首次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整体销售额超过老牌厂商NVIDIA,居于Intel老大的后面。此消息一出,NVIDIA也立即站起来发表声明:依托GeForce 6强大的技术优势,自上市以来很快得到用户的认可,在高端图形芯片市场,稳做市场占有第一的宝座。在高中端市场NVIDIA GeForce 6系列DirectX 9.0c支持,HDTV硬件加速等技术,等技术的提出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各个媒体的测试都表明,虽然ATi Radeon X系列仍然采用的是Radeon 9800/9600系列所支持的的DirectX技术,但通过渲染流水线方面的改进,X系列还是可以和GeForce 6一拼,最新推出的Radeon X850 XTPE在很多测试项目中甚至能够领先与NVIDIA如今集最多新科技于一身的Geforce 6800 Ultra。所以ATi的若是想在中高端夺回市场,再度超越NVIDIA并非没有机会。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段时间NVIDIA所推出的新品技术,以及这几种新产技术,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1、基于BR02的桥接芯片,让本来是原生PCI-E支持的GeForce 6200、6600系列显卡,延伸到了普及程度高得多的AGP市场,加上生产厂商的大力配合,一时间市面上到处充斥做GeForce 6 AGP系列显卡,从900-1500之间的中高端市场几乎成了NVIDIA的天下,ATi原有在此价位上的Radeon 9600XT、9800SE、9800 Pro被对手打得无还手力。
2、具备TubroCache技术的GeForce 6200TC系列的成功上市,一下子强占到低端市场的至高点,由于GeForce 6200TC芯片3D技术方面完全源于GeForce 6系列,出色的TubroCache技术能够有效的将PCI-E总线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从系统内存中动态调用显存,并利用系统双通道内存的高带宽优势。性能不但强于ATi PCI-E市场的最低端的Radeon X300系列,通过适当的超频甚至能够赶上中流砥柱X600显示卡。而价格方面,由于显存可以做到很少,位宽也不必太高,显存部分的成本被大大节约,因此各个厂商都将GeForce 6200TC的价位定于600元以下,甚至与低于很多64bit的Radeon X300SE相比价位还低。这样一来低端的PCI-E市场被NVIDIA狠狠咬了一口。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ATi连续在两个市场连续败退,而高端的Radeon X850XT PE显卡也只能够与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性能持平而已,而目前能够真正占到优势的只有中端AGP市场的Radeon 9550在苦苦支撑了,但此并非长久之策,在今年市场慢慢由PCI-E替代AGP之后,ATi图形芯片的市场份额又靠谁来支撑呢?这一点ATi自己也看得很清楚。
3、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支持SLI技术的nForce 4一经发布,锋芒便直指K8平台的性能最高峰,立即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关注,以至于目前代表性能最高峰的3DMark 05排行榜清一色的都是基于nForce 4芯片组的平台。而nForce4芯片组更可分为nForce4 SLI、高端的nForce4 Ultra以及低端的普通版本nForce4,配合原有的nForce3芯片组系列,大有全面攻占K8市场之势。看看ATi在桌面主板芯片组方面的动作,新发布的Radeon XPRESS 200系列,与nForce比起来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市场上也难得一见。而最近也传出NVIDIA获得Intel许可,即将投产Puntium4芯片组的消息,凭借NVIDIA在nForce2、3、4市场上连续的成功,在Puntium4芯片组上继续巩固NVIDIA的地位相信问题不大。看来ATi若想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立足,还得另辟途径。
不是冤家不聚头,用这句话,来评价NVIDIA和ATi之间的微妙关系最为恰当了。两家厂商不光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打得水深火热,战火也蔓延到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据最新的报导显示ATi依靠Radeon 9550巨大的性价比优势首次在图形芯片市场上整体销售额超过老牌厂商NVIDIA,居于Intel老大的后面。此消息一出,NVIDIA也立即站起来发表声明:依托GeForce 6强大的技术优势,自上市以来很快得到用户的认可,在高端图形芯片市场,稳做市场占有第一的宝座。在高中端市场NVIDIA GeForce 6系列DirectX 9.0c支持,HDTV硬件加速等技术,等技术的提出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各个媒体的测试都表明,虽然ATi Radeon X系列仍然采用的是Radeon 9800/9600系列所支持的的DirectX技术,但通过渲染流水线方面的改进,X系列还是可以和GeForce 6一拼,最新推出的Radeon X850 XTPE在很多测试项目中甚至能够领先与NVIDIA如今集最多新科技于一身的Geforce 6800 Ultra。所以ATi的若是想在中高端夺回市场,再度超越NVIDIA并非没有机会。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段时间NVIDIA所推出的新品技术,以及这几种新产技术,所带来的市场变化:
1、基于BR02的桥接芯片,让本来是原生PCI-E支持的GeForce 6200、6600系列显卡,延伸到了普及程度高得多的AGP市场,加上生产厂商的大力配合,一时间市面上到处充斥做GeForce 6 AGP系列显卡,从900-1500之间的中高端市场几乎成了NVIDIA的天下,ATi原有在此价位上的Radeon 9600XT、9800SE、9800 Pro被对手打得无还手力。
2、具备TubroCache技术的GeForce 6200TC系列的成功上市,一下子强占到低端市场的至高点,由于GeForce 6200TC芯片3D技术方面完全源于GeForce 6系列,出色的TubroCache技术能够有效的将PCI-E总线的优势发挥到极至--从系统内存中动态调用显存,并利用系统双通道内存的高带宽优势。性能不但强于ATi PCI-E市场的最低端的Radeon X300系列,通过适当的超频甚至能够赶上中流砥柱X600显示卡。而价格方面,由于显存可以做到很少,位宽也不必太高,显存部分的成本被大大节约,因此各个厂商都将GeForce 6200TC的价位定于600元以下,甚至与低于很多64bit的Radeon X300SE相比价位还低。这样一来低端的PCI-E市场被NVIDIA狠狠咬了一口。
从上面两点可以看出,ATi连续在两个市场连续败退,而高端的Radeon X850XT PE显卡也只能够与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性能持平而已,而目前能够真正占到优势的只有中端AGP市场的Radeon 9550在苦苦支撑了,但此并非长久之策,在今年市场慢慢由PCI-E替代AGP之后,ATi图形芯片的市场份额又靠谁来支撑呢?这一点ATi自己也看得很清楚。
3、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支持SLI技术的nForce 4一经发布,锋芒便直指K8平台的性能最高峰,立即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关注,以至于目前代表性能最高峰的3DMark 05排行榜清一色的都是基于nForce 4芯片组的平台。而nForce4芯片组更可分为nForce4 SLI、高端的nForce4 Ultra以及低端的普通版本nForce4,配合原有的nForce3芯片组系列,大有全面攻占K8市场之势。看看ATi在桌面主板芯片组方面的动作,新发布的Radeon XPRESS 200系列,与nForce比起来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市场上也难得一见。而最近也传出NVIDIA获得Intel许可,即将投产Puntium4芯片组的消息,凭借NVIDIA在nForce2、3、4市场上连续的成功,在Puntium4芯片组上继续巩固NVIDIA的地位相信问题不大。看来ATi若想在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上立足,还得另辟途径。
面对NVIDIA来自从图形芯片市场到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的全面挑战,ATi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针对NVIDA的新品技术已经即将走出实验室,准备大规模反击了。
1、RIALTO桥接芯片
RIALTO作为ATi的首款PCI-E to AGP桥接芯片,将打算首先应用于基于R430及RV410核心的Radeon X800、Radeon X800XL和Radeon X700上。
根据ATi公司的Orton先生透露,目前RIALTO接桥芯片的主要任务是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让新一带显卡能够出现在AGP平台,对于能否实现双向的桥接还保持缄默。而NVIDIA的桥接芯片BR02就可以实现双向转接。该功能不但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也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不过如果出于降低集成率,减少成本的考虑,ATi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将PCI-E桥接到AGP接口才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原有AGP接口的显卡由于核心技术较为落后,将其桥接到PCI-E接口的意义也不大。
RIALTO接桥芯片将会放置于显示卡的背后,而非NVIDIA接桥放置于前面,同时其工作热量非常低,不需要搭配散热片也能正常运作,看来ATi的接桥工艺十分成熟,当然也可能与上面提到的单向桥接以降低集成率以减小发热量有关。
有了这款桥接芯片,ATi就可以把Radeon X300、X700、X800以及新推出的X800XL芯片桥接到AGP平台工作。可以预计 ATi的X700、X800和X800XL图形处理器将会在AGP 8x的零售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因为这两款图形处理器都使用了效果极佳的110nm制造工艺,并且在PCI-E市场上价格很有竞争力,同时还提供了和NVIDIA同等显卡相当或更高的性能。
2、HyperMemory 显存共享技术
ATi的HyperMemory技术类似于NVIDIA的TubroCache技术,也能够从系统内存中动态调用显存并利用系统双通道内存的高带宽优势提升板载显存带宽。该技术实际上已经首先被应用于集成于代号为RS480的K8芯片组上,该芯片组将集成X300核心,其官方正式名称为,Radeon XPRESS 200。由于该采用该芯片组的主板,已经上市,我们就不再多作评论。而采用HyperMemory技术的首片独立显卡将会命名为Radeon X300SE HyperMemory。
没采用HyperMemory 技术的Radeon X300
将系统内存动态调用到显示内存的技术早在AGP出现的初期就被采用过,当时Intel的首片独立图形芯片-i740就采用了此技术,不过由于当年的技术限制,只能够将材质数据利用AGP总线存储于系统内存,而此时的AGP 2x性能还不理想,并且AGP技术还只能实现单向的传输,当需要传输高分辨率材质的时候,由于数据需求量的激增,AGP接口就成为了最大的瓶颈。所以由于当时此技术的效率还相当低下,i740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不过该技术还是继续出现在Intel芯片组上的集成显卡中,不过独立显卡对于此技术已经无人问津了,而NVIDIA采用TubroCache技术的GeForce 6200TC在PCI-E的出现,让我们对系统内存动态调用到显示内存的技术的看法有了全新的改观。TurboCache技术要求显卡必须配备本地显存,其本地的显存不再作为常规显存空间对待,而是将他看成Cache。和CPU的Cache一样,NV44的本地显存中已经不再存放所有的纹理数据或者部分的纹理数据,而仅仅用于存放即将需要处理的纹理和数据。再借助PCI-E双向高带宽的优势,GeForce 6200TC的3D效率已经大大提高。
ATi 的HyperMemory和NVIDIA TurboCache技术原理相似,同样是借用PCI Express的高带宽,采用系统内存作为显存从而降低显卡成本的解决方案。
HyperMemory采用了智能内存分配算法来自动分配显存资源,图形核心、系统内存、处理器3方面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组合,实现显存使用的最优化。HyperMemory可分为“关闭交错”和“打开交错”两个子模式,在“关闭交错”模式下,图形核心会首先调用板载显存,容量不足时再调用主内存,如果用户运行的是对延迟比较敏感的应用,该模式下可以获得较快的速度。而在“打开交错”模式下,图形核心同时对板载显存和系统内存发出数据读写请求,在多数场合该模式会拥有较出色的总体性能。
据悉ATi Radeon X300SE HyperMemory将会拥有两个版本,X300SE 128MB HyperMemory版本及X300SE 256MB HyperMemory版本。两者都采用Radeon X300 SE芯片,RV370采用了先进的台积电0.11微米工艺,采用了完全原生的PCI Express 16x接口,拥有4条像素流水线,2组顶点单元,技术特性支持包括SMARTSHADER 2.0、SMOOTHVISION 2.1、HYPER Z III和视频回放方面的VIDEOSHADER。因为采用HyperMemory技术的Radeon X300都只有64bit的显存位宽,所以在名称后面都有SE的后缀。
X300SE 128MB HyperMemory版本将采用Low-Profile设计,板上拥有2颗4x32的BGA显存颗粒,每颗BGA显存为32Bit,实际容量共计32MB,显存位宽共计64Bit,通过HyperMemory技术,该显卡将会实现128Bit的显存位宽,此时系统认定的板载显存将会为128MB,由于是Low-Profile设计,将更有利于OEM生产,进一步减小显卡尺寸。
X300SE 256MB HyperMemory版本则为全尺寸设计,板上拥有4颗16x16 的TSOP显存颗粒,每颗TSOP显存为16Bit,实际容量共计128MB,显存位宽也是64Bit,通过HyperMemory技术,该显卡将会实现128Bit的显存位宽,此时系统认定的板载显存将会为256MB。
从技术来讲,NVIDIA的TurboCache具有更为独立的内存控制部分,而ATi则在起始规格上胜出,所有版本的Radeon X300SE HyperMemory显卡都保证了64bit的本地显存位宽,而NVIDIA GeForce 6200TC则提供了很多32bit本地显存位宽的版本。
两者的官方价格分别为49美元和59美元,价格上比之NVIDIA GeForce 6200TC将非常有竞争力。两者谁更具有先进性,在上市后的测试中让我们再一见分晓。
3、RS400、RC400及RC410 系列主板芯片组
与NVIDIA主板芯片组上强调的高超频性不同,ATi的主板芯片组走的是凭借显示芯片上的优势,整合自家显示核心的路子,并更加强调市场占有更大的Intel兼容芯片组市场。
最新推出的RS400、RC400及RC410,RS400四款,便是针对Intel Pentium 4平台所设计的PCI-E平台的芯片组。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内建显示核心,RS系列就是内建显示核心的版本,其他规格大致上相同。虽然RS400系列平台和前面提到的RS480所针对的平台完全不同,但都同样都集成了Radeon X300显示核心,所以RS480和RS400系列都同属Radeon XPRESS 200G系列。
RS400在规格上十分强大,它支持Intel Pentium 4、Celeron系列处理器,其最高支持至1066Mhz 前端总线,并能提供超线程技术的支持。内存方面,RS400内建DDR-1及DDR-2两种不同的内存控制器,能最高支持到DDR400及DDR-2 667的内存规范,同时该主板还支持流行的双通道技术。和Intel 915系列一样,RS400支持非平衡通道技术,因此就算不同容量的内存也能组成双通道。
而RC410则是RC400的简化版本,将不会支持DDR2和1066Mhz FSB规格。
在Intel架构上内建显示内存控制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Intel平台的系统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在北桥芯片内,不同于K8平台集成于处理器内,如果再内建单独的显示内存控制器的话,延迟时间将会大大增加,因此RC400上并没有采用单独的显示内存控制器,也不会有HyperMemory技术出现。如此一来内建的X300性能将会有15%的损失。不过凭借X300本身的架构优势,性能上仍然高于Intel 915G内建显卡不少。
南北桥的互连上RC400系列的南北桥传输已经由之前的A Link改为采用PCI-Express架构,通过两条PCI-Express 通道作传输,据透露这两条通道采用双工双向传输,其最高传输率达1GB/s。
南桥方面,ATi表示可采用ATi之家的IXP400或新兴的IC设计厂商宇力(ULi)的M1573与之搭配,ATi一直以来都与宇力科技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ATi南桥设计能力缺乏,因此这次的IXP400就是在宇力的合作下完成。IXP400可支持两个通道的ATA100控制器,8个USB 2.0端口,1组10/100Mbps自适应网卡,4个SATA接口提供RAID 0、RAID 1及RAID 0+1模式,但IXP400并没有加入Intel最新定制的HD Audio规格。如果想要使用此功能的话只有宇力M1573才能实现。所以目前IXP400的技术水平只能和Intel的 ICH5R和VIA的VT8235-R水平相当。南桥上ATi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接下来,ATi将会推出R520(暂定名为Radeon X950XT?),NVIDIA有NV50应对,性能王者宝座的争夺还是免不了一番龙争虎斗。凭借着RIALTO桥接芯片再次向AGP市场发起攻击,ATi或许能夺回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主板芯片组这个新生儿又能否迎来春天?那就不好说了。总之,ATi和NVIDIA这对老冤家在2005年里只会斗得更加厉害,无论是在显示芯片领域还是主板芯片组领域,都会上演连场好戏。
ATi对NVIDIA说:咱们走着瞧吧!(设计对白)
面对NVIDIA来自从图形芯片市场到桌面主板芯片组市场的全面挑战,ATi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针对NVIDA的新品技术已经即将走出实验室,准备大规模反击了。
1、RIALTO桥接芯片
RIALTO作为ATi的首款PCI-E to AGP桥接芯片,将打算首先应用于基于R430及RV410核心的Radeon X800、Radeon X800XL和Radeon X700上。
根据ATi公司的Orton先生透露,目前RIALTO接桥芯片的主要任务是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让新一带显卡能够出现在AGP平台,对于能否实现双向的桥接还保持缄默。而NVIDIA的桥接芯片BR02就可以实现双向转接。该功能不但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也能够把PCI-E桥接到AGP接口。不过如果出于降低集成率,减少成本的考虑,ATi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将PCI-E桥接到AGP接口才是我们关注的内容,原有AGP接口的显卡由于核心技术较为落后,将其桥接到PCI-E接口的意义也不大。
RIALTO接桥芯片将会放置于显示卡的背后,而非NVIDIA接桥放置于前面,同时其工作热量非常低,不需要搭配散热片也能正常运作,看来ATi的接桥工艺十分成熟,当然也可能与上面提到的单向桥接以降低集成率以减小发热量有关。
有了这款桥接芯片,ATi就可以把Radeon X300、X700、X800以及新推出的X800XL芯片桥接到AGP平台工作。可以预计 ATi的X700、X800和X800XL图形处理器将会在AGP 8x的零售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因为这两款图形处理器都使用了效果极佳的110nm制造工艺,并且在PCI-E市场上价格很有竞争力,同时还提供了和NVIDIA同等显卡相当或更高的性能。
3、RS400、RC400及RC410 系列主板芯片组
与NVIDIA主板芯片组上强调的高超频性不同,ATi的主板芯片组走的是凭借显示芯片上的优势,整合自家显示核心的路子,并更加强调市场占有更大的Intel兼容芯片组市场。
最新推出的RS400、RC400及RC410,RS400四款,便是针对Intel Pentium 4平台所设计的PCI-E平台的芯片组。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内建显示核心,RS系列就是内建显示核心的版本,其他规格大致上相同。虽然RS400系列平台和前面提到的RS480所针对的平台完全不同,但都同样都集成了Radeon X300显示核心,所以RS480和RS400系列都同属Radeon XPRESS 200G系列。
RS400在规格上十分强大,它支持Intel Pentium 4、Celeron系列处理器,其最高支持至1066Mhz 前端总线,并能提供超线程技术的支持。内存方面,RS400内建DDR-1及DDR-2两种不同的内存控制器,能最高支持到DDR400及DDR-2 667的内存规范,同时该主板还支持流行的双通道技术。和Intel 915系列一样,RS400支持非平衡通道技术,因此就算不同容量的内存也能组成双通道。
而RC410则是RC400的简化版本,将不会支持DDR2和1066Mhz FSB规格。
在Intel架构上内建显示内存控制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Intel平台的系统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在北桥芯片内,不同于K8平台集成于处理器内,如果再内建单独的显示内存控制器的话,延迟时间将会大大增加,因此RC400上并没有采用单独的显示内存控制器,也不会有HyperMemory技术出现。如此一来内建的X300性能将会有15%的损失。不过凭借X300本身的架构优势,性能上仍然高于Intel 915G内建显卡不少。
南北桥的互连上RC400系列的南北桥传输已经由之前的A Link改为采用PCI-Express架构,通过两条PCI-Express 通道作传输,据透露这两条通道采用双工双向传输,其最高传输率达1GB/s。
南桥方面,ATi表示可采用ATi之家的IXP400或新兴的IC设计厂商宇力(ULi)的M1573与之搭配,ATi一直以来都与宇力科技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由于ATi南桥设计能力缺乏,因此这次的IXP400就是在宇力的合作下完成。IXP400可支持两个通道的ATA100控制器,8个USB 2.0端口,1组10/100Mbps自适应网卡,4个SATA接口提供RAID 0、RAID 1及RAID 0+1模式,但IXP400并没有加入Intel最新定制的HD Audio规格。如果想要使用此功能的话只有宇力M1573才能实现。所以目前IXP400的技术水平只能和Intel的 ICH5R和VIA的VT8235-R水平相当。南桥上ATi还有一段长路要走。
接下来,ATi将会推出R520(暂定名为Radeon X950XT?),NVIDIA有NV50应对,性能王者宝座的争夺还是免不了一番龙争虎斗。凭借着RIALTO桥接芯片再次向AGP市场发起攻击,ATi或许能夺回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主板芯片组这个新生儿又能否迎来春天?那就不好说了。总之,ATi和NVIDIA这对老冤家在2005年里只会斗得更加厉害,无论是在显示芯片领域还是主板芯片组领域,都会上演连场好戏。
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第一条威尼斯小艇——贡多拉如同画舫,到后来,为了避免一些人炫耀自己的金钱,都把贡多拉统一改成黑色,呈月牙形。到了一些很重要的节日的时候,才能把普通的贡多拉改成花船。
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万。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联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称。公元452年兴建。八世纪为亚得里亚海贸易中心。十世纪曾建立城市共和国,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新航路开通后,因欧洲商业中心渐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并入意大利王国。工商业发达,有炼铝、化学、炼焦、化肥、炼油、钢铁等工业。以生产珠宝玉石工艺品、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花边、刺绣等著称。陆上的马尔盖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运港。驰名的旅游中心,年有3百万游客。古老的圣马可广场是城市活动中心,广场周围耸立着大教堂、钟楼等拜占庭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离岸2公里处的线状沙洲-利多是欧洲最著名的海滨浴场。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这些小岛和运河由大约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缀接相连。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这里建筑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这儿的房子无一不是这么建造的。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样的房子,也不用担心水下的木头烂了,它不会烂的,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此前考古者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后见了氧才朽。
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徐志摩笔下忧伤的叹息桥,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之一—圣马可广场,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大师安东尼奥尼**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这儿是文艺复兴的一个重镇,产过历史上最重要的画派之一:威尼斯画派;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与世长辞……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她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令凡是来过的威尼斯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威尼斯及其泻湖
英文全称:Venice and its Lagoon
英文简称:Venice
编号:546-004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意大利文:venezia) 四周环海,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纳托省(Veneto)。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威尼斯的历史和地理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这个面积只有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直到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才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