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堰在牟山镇的最西面,位于南北走向的马家堰江和东西走向的长落江“丁”字形相接处,为一泥石结构、拦水车船、堰坝并处的水利设施。
马家堰村以堰得名,是一个一村两邑、地理位置特殊的村落,村落以河为界,河东属余姚,河西属上虞,因交通便利,历来是两邑民众商贸集市之地。
集市以河为中心,两边设有临河街道,河岸用块石砌成,沿河岸是宽6米左右的街道,长约200米,上面是木结构顶棚,冬可防风霜雨雪,夏可挡如火骄阳,集市贸易活动可免受气候影响。临街是二层楼木结构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场(坊)。著名商号有:成顺泰百货店、大隆南货店、衍和酱油店、益源树行、鹤寿堂药店等。每逢农历单日集市,方圆数十里群众都来此赶集,天不亮便开市到晚上10点左右才散市。街廊深深,老街长长,叫卖声声,人头挤挤,一派繁荣兴旺之景。
湘潭[ 马家堰] 在湘潭南面
马鹤凌(1920年11月-2005年11月1日),祖籍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乡马家堰潭口村。上世纪30年代,在南岳衡山脚下的湖南岳云中学就读6年。后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早年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官,后来在蒋经国的“救国团”任职。后任国民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退休后创办了“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