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以政府驻地村命名。清代及民国前期,乡境西部5村属益都县亲仁乡,东部18村属寿光县西丰、龙泉两区,臧台为益都、寿光两县界村。1930年后分属益都县第七区和寿光县第五区。1939年后属益寿临广四边县益七区和寿五区。1945年后属益寿县臧台区和龙泉区。1952年后属益都县第十二区和第十三区。1958年先后属何官乡、阳河公社。1962年析置何官公社。1984年建何官乡,1994改乡为镇。1958年属阳河公社,1962年析建何官公社,1984年建乡,1994年建镇。1991年底,将原阳河乡的张高、双河、石家庄、大孙、张家河、吕村郇6个自然村划归何官乡。1997年,面积53.4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何官、刑屯、李马、西台、东台、周家庄、孟家、草水店、唐家、江家、刘坡、臧台、东营、西营、小高、大高、刘家屯、南张楼、北张楼、张楼店、新村、时河、林官、杨营、张高、石庄、大孙、龙泉河、吕村郇29个行政村。
2007年,撤销口埠镇,将原口埠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何官镇,镇政府驻地不变。
口埠镇位于青州市东北部,距市政府17千米。辖孙板、前演马、赵铺、郭集、北牛家、耿家里双、后演马、崔马、袁家、尹家、赵陈、王园、张坡、南小王、北大王、代楼、南王、小陈、进潘、辛家、大宋、东段、大陈、北小王、南口埠、北口埠、扈家、明家、代店、周家里双、潘家、黄家里双、吉家里双、秦家、董家、前徐、平昌寺、马家、吕家、前段、徐集、朱家庄、于家、刘河、陈楼、西庵陈、花桥张、苗家、新胜、西褚马、南褚马、北褚马53个行政村。济(南)青(岛)高速公路、羊(口)临(沂)公路、潍(坊)博(兴)公路及309国道过境。 口埠镇因镇内口埠村最大而得名。1952年,益寿县撤销后,属益都县第十三区;1956年改属臧台区。1958年属红光公社,1959年改口埠公社。戴楼、戴店两村原属寿光县三元乡,1964年划归口埠公社。1972年9月,公社驻地由口埠村迁往孙板村;1981年改名孙板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建口埠镇,将原属王小公社的明家庄划归口埠镇。1991年底,撤销徐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口埠镇。1992年6月15日,将口埠镇的蔡家、牛家、小宋、小胡、于集等5个村划归王母宫乡管辖。1997年,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南口埠、北口埠、崔马、明家、戴楼、戴店、赵陈、赵铺、赵坡、王园、前演马、后演马、扈家、黄家里双、吉家里双、周家里双、北大王、北小王、南小王、耿家里双、郭集、牛家、邵市、潘家、孙板、南王、大宋、大陈、小陈、东段、辛家、进潘、徐集、前徐、前段、平昌寺、吕家、董家、马家、西庵陈、花桥张、于家、朱家、尹家、刘河、袁家、陈楼、秦家、苗家、新圣、南褚马、北褚马、西褚马53个行政村。
口埠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东北部,总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00公顷,辖53个行政村,人口4.3万。2007年并入何官镇。
口埠镇地处青州市东北部平原,面积70平方公里,与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接壤。这里沃野平畴,水源充足,交通发达。2006年,口埠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实现农业总收入5.2亿元,口埠镇村企业销售收入78亿元,分别增长8.5%和35%;财政总收入达到1.7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121.7%。先后获得省“小康镇”、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潍坊市“文明乡镇”、“文明村镇”、“爱国卫生示范”、“食品药品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科协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模范镇”等十多项荣誉称号。
口埠镇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 1元,财政总收入345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0万元。
口埠镇交通便利。济(南)青(岛)高速公路、东(营港)红(花埠)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羊临公路穿境而过,益羊铁路横贯南北,镇内“四纵三横”柏油道路主框架已经形成,并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农业产业化水平高。2002年,“口埠”牌辣椒获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无公害蔬菜、优质小麦、畜牧养殖已成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 年产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2.2万吨,销往北京、上海、南京、哈尔滨等20多个省市。蝎子、土元、大雁、驼鸟等特种养殖发展迅速。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石油化工、麦芽加工、纸品包装、机械制造、化肥生产等新型现代化工业格局。
潍坊弘润石油化工助剂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固定资产3亿元, 年销售收入10亿元,年创利税6000万元的现代化石化企业。
汇丰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年产麦芽2万吨,销售收入6000万元,年创利税500万元。 小城镇建设以口埠开发区、孙板商贸区和弘润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三点一线”新镇区建设,配套完善,功能齐全,为招商引资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2002年,被潍坊市委评为全市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单位、党员电教先进单位。 口埠镇交通便利。济青高速公路、东红高速公路在镇内交汇,羊临公路穿境而过,益羊铁路横贯南北,口埠镇内“四纵三横”柏油道路主框架已经形成,并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口埠镇内有变电站2座,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先进。
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以口埠开发区、孙板商贸区和弘润工业园为依托的“三点一线”新镇区建设新颖,配套完善,功能齐全,花鲜草绿,档次和品位高,为招商引资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一大六小”七个工业园区,有近百家企业落户并开工建设。 口埠镇辖:孙板村、前演马村、赵铺村、郭集村、北牛家村、耿家里双村、后演马村、崔马村、表家村、尹家村、赵陈村、王园村、张坡、南小王、北大王村、代楼、南王村、小陈村、进潘、辛家村、大宋村、东段村、大陈村、北小王、南口埠村、北口埠、扈家村、明家村、代店村、周家里双村、潘家村、黄家里双村、吉家里双、秦家、董家、前徐村、平昌寺村、马家村、吕家村、前段、徐集、朱家庄、刘河村、陈楼村、苗家村、新胜、西褚马、南褚马村、北褚马。
口埠镇因镇内口埠村最大而得名。1952年,益寿县撤销后,属益都县第十三区;1956年改属臧台区;1958年后属口埠人民公社;1972年9月,公社驻地由口埠村迁往孙板村;1981年改名孙板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建口埠镇。境内戴楼戴店两村原属寿光县三元乡,1964年始划归口埠公社;明家庄原属王小公社,1984年划归口埠镇。2007年8月31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通过关于对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的决定: 撤销口埠镇,将原口埠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何官镇,镇工作机关驻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