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司职位等级代表有:会长、社长、理事、部长、次长、课长、代理。
会长:韩国企业的会长一般指一个组织的最高***、决策者。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在日本和韩国,会长一词则会用于公司职务则代表最高位阶的董事长。
社长:是韩国公司最常见的头衔,就像中国的老板一样。有时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职位设置会略有不同。
理事:相当于董事的一个职位,也就是可以是负责具体事务,也可以不负责具体事物的一个头衔,通常被叫做理事的职位一般没有实权,例如常务理事,专务理事等。
次长:这是一个副职的称呼,也是只有大型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才会设置的职位。在部长和代表以下,负责辅助部长及代表的一个管理职位。
课长:这是一个小部门主管的职位,类似于中国公司的部门主管,因为韩文和日文里没有主管这个词,所以这个职位被称作课长或者室长,职能与部门主管一样。
韩国公司里的职位有:
会长,副会长,社长,副社长,专务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顾问,部长,本部长,部长代理,次长,室长,课长,课长代理,代理,系长,主任,职员。
会长一般指一个组织的最高***、决策者,在某种情况下会被称为“老大”、“头头”等。在日本和韩国,用于公司职务则代表最高位阶的董事长。
韩国的一些店长、经理也称社长。如我们经常在韩剧中听到某某社长,这个社长通常是指店长,经理一类的人。
韩国邮政的简介
韩国邮政(英语:Korea Post)具体的邮政运营由邮政事业本部(朝鲜语:??)负责。是政企合一的邮政体制。 1946年2月1日,驻南朝鲜美军当局决定恢复邮政通信业务,由于印刷来不及,就将日本占领时期的6种日本普通邮票加盖朝鲜文“朝鲜邮政”和相应面值发售使用。同年5月开始发行新印的邮票。1948年5月,南朝鲜国民议会定国名为“大韩民国”。在此之前发行的邮票均印有“朝鲜邮政”。从1948年8月5日发行的“总统就职”邮票起,韩国邮票开始印有“大韩民国邮政”铭记。
韩国邮政(英语:Korea Post)始于于1884年的朝鲜王朝时期。1910年至1945年日本吞并期间,朝鲜使用日本邮票。韩国建立后,韩国邮政事业隶属韩国情报通信部(朝鲜语:???),后情报通信部撤销,又改隶知识经济部(朝鲜语:???),是韩国政府下属的一个机构,具体的邮政运营由邮政事业本部(朝鲜语:???)负责。是政企合一的邮政体制。
韩国邮政的业务经营分三大类,即邮政(邮件)业务、金融业务(邮政储蓄业务)、保险业务。韩国邮政开办保险业务可称是走在世界同行的前列。早在1929年,韩国邮政就开始办理“简易人寿保险”业务(1977年停办)。1983年韩国邮政又重新开办保险业务并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开始盈利。
韩国邮政以前年度连年亏损,1997年亏损545亿韩元。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机构重组,在加大力量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并实行了新的经营评价体系,1998年实现了首次盈利,此后经营业绩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