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证据证明英国曾治理中国香港? 英国占领中国香港地区示意图 参考:cmiu/Teaching/his_nt/material/m1 街道命名的三个时期: 第1期:开埠~19世纪末 这时期的中国香港街道大都先拟定英文街名
之后再译成中文。而这些英文名字多为纪念以下几类港英重要人物
包括: 1)历任港督 港督街名一览表 任期 名字 年份 街名 1 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 1843~1844 砵甸乍街 2 戴维斯(Sir John Francis Davis) 1844~1848 爹核士街 3 般含(Sir Samuel Gee Bonham) 1848~1854 般咸道、文咸东街、文咸西街 4 宝灵(Sir John Bowring) 1854~1859 宝灵街 5 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 1859~1865 罗便臣道、乐善美道 6 麦当劳(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1866~1872 麦当劳道 7 坚尼地(Sir Arthur Kennedy) 1872~1877 坚尼地道、坚尼地城海旁 8 轩尼诗(Sir John Pope Hennessy) 1877~1882 轩尼诗道 9 宝云(Sir Gee Ferguson Bowen) 1883~1885 宝云道 10 德辅(Sir Gee William Des Voeux) 1887~1891 德辅道西、德辅道中 11 罗便臣(Sir William Robinson) 1891~1898 --------------- 12 布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 1898~1903 布力径 13 弥敦(Sir Matthew Nathan) 1904~1907 弥敦道 14 卢嘉(Sir Frederick Lugard) 1907~1912 卢吉道 15 梅含理(Sir Francis Henry May) 1912~1918 梅道 16 司徒拔(Sir Reginald Stubbs) 1919~1925 司徒拔道 17 金文泰(Sir Cecil Clementi) 1925~1930 金文泰道 18 贝璐(Sir William Peel) 1930~1935 贝璐道、卑利街 19 郝德杰(Sir Andrew Caldecott) 1935~1937 郝德杰道 20 罗富国(Sir Geoffry Stafford Northcote) 1937~1941 罗富国径、施他佛道 2) *** 高官 譬如骆克道(Lockhart Road)是纪念在英国接管新界时扮演重要角色的辅政司骆克;马师道(Marsh Road)则是以辅政司威廉马殊(William Marsh)命名。 3)英廷显要 例如本港海旁第一条街道皇后大道
就是为纪念维多利亚女皇;而位于中区的伊利近街(Elgin Street)则是纪念一位先后与满清 *** 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额尔金伯爵(Earl Elgin)。 4)英商巨贾 例如铜锣湾怡和街的得名系因为这条街是怡和洋行早期发展地产时建成的街道;又例如毕街其实是以一间叫"Burd"的洋行命名。 从以上可知
早期街道命名有浓厚的英国殖民地色彩。此外
这时期亦有部分街道是由发展商命名的
这些发展商通常会用一些带有祈福意味的吉祥语来命名
例如中区永乐街的命名是取永久安居乐业之意
邻近的永胜街则寓意永远胜利。 第2期:1900~1945 进入廿世纪的中国香港
人口不断增加
地区发展加快
于是出现大规模新填海区和不少新建街道。由于这时 *** 会把新填海区先规划道路
才把地给发展商建屋
所以街道大都由 *** 命名
甚少由发展商命名。另外
街道命名亦由以先拟定英文名为主渐渐变成以先拟定中文为主。 至于街道命名类别
同样有用港督和 *** 官员名字命名
例如弥敦道(纪念第13任港督弥敦1904~1907)、司徒拔道(纪念第16任港督司徒拔1919~1925)等。此外
*** 亦会用当时举足轻重的名人来替街道命名。而最值得一提的
是当局开始使用一些出名华人的名字
例如旭龢道(Kotewall Road)就是纪念曾任立法局议员的太平绅士罗旭龢。 第3期:战后~现在 战后的中国香港发展愈来愈快
有更多新街道成立。此时
街道的命名已经放弃用 *** 官员名字
所以今日揾不到1条以战后总督命名的街道名。虽然如此
但街道命名就变得多原化
其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植物命名: 例如大角咀的埃华街(Ivy Street)系以常春藤命名;诗歌舞街(Sycamore Street)则以西克莫树命名。 2)以旧建筑物命名: 例如北角银幕街(纪念1923年成立的民新**厂)、东院道(纪念1929年开幕的东华东院)。 3)以旧村落命名: 例如九龙城福佬村道的得名
系因为以前这里有条叫鹤佬村。另外
杨屋道、马头围道、蒲岗村道的命名都是相类似。 4)以其他著名地方命名: 以国内地方命名的
有上海街、汉口道等;以英国地名命名的
有康和里(Cornwall Lane)、牛津道(Oxford Road);而以美国地名命名的有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百老汇街(Broadway Street)。 5)以吉祥文雅字词命名: 例如鸿图道、凤仪街、鹰扬街等。
well
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