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安全性:安全为了运输、运输必须安全。一是运输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二是货物安全,预防货损货差,数量无差错,质量无变异,将生产材料和零部件安全送达生产环节,这是运输质量最基本、起码的要求。(2)完整性:把运送的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目的地,途中不发生物理变形、化学变化,即不磕碰、不掉漆、不破损、不污染、不变形。(3)及时性:迅速及时满足生产中和职工生活中对货物运输需要,尤其对一些急需(生产临时短缺或防险救灾)物资,决不能误时、误事,必须坚决执行调度指令,准点发运,对货运手续,安排车辆及货运交接要准确;货单要填写清楚,从接收货物、装车、起运、卸货至交付,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规定的手续准确进行。(4)方便性:托运手续简便,层次少,服务周到热情,尽可能实现直达运输。(5)经济性:即运费经济(包括运价便宜、运费少),以尽可能少的运输劳动耗费来完成既定的运输任务,也是衡量运输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具体说也就是历行节约,减少固定费用占用和可变费用的开支,降低运输成本。以最经济的运输方案为用户服务,如合理选择车辆、运输路线及装卸工作方案,完成同样的运送任务所需耗费最少。(6)均衡性:厂内物流运输不象社会专业运输那样完成任务越快,效率就越高。厂内物流运输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道运输工序,它要适应均衡生产的要求,对原材料和另部件的运输要保证工位消耗量按限量运送。如东风汽车生产采取 “看板运输”,为保证均衡生产,其运输时间间隔、运送数量都要有严格的要求,这比及时性要求更高。(7)可靠性:长久保持运输安全正点,让用户放心,发生何种困难都能自觉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排除,确保生产线对运输的各项要求。(8)主动性:由于企业的部分原材料供应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难免供货时间不能保证,常出现车到等货,等米下锅的局面,这就要求运输车辆急生产所急,当发现计划和生产运输调度上安排不周时,要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配合,妥善解决。当然还有影响运输质量的因素:(l)驾驶员:包括技术熟练程度、对质量意义的认识、身体状况和工作精力等。(2)车辆设备:包括车辆各个系统的技术状况和日常维护状况,单位修理能力及运行材料供应。(3)道路:它是指路面的不同等级、平坦度、坚固程度、陡坡、障碍物以及交通流量、交通设施等。(4)环境:包括人流、车流和昼夜;还有气候自然变化,包括气温、雪雨晴阴等情况。(5)运行条件和操作方法:包括运输组织,操作技术水平,安全运行管理,以及由运送对象的特性和要求所决定的各项影响因素。
作为现代物流企业应具备以下特征:
1、反映快速化。生产者和消费者选择物流企业配送,理由之一是比其自己采购节约时间。只有当物流企业做到“快速化”,才能保证生产者的零库存,实现消费者的及时需求。
2、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企业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还在外延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定单处理、向下延伸至物流配送咨询、物流配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
3、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企业应使物流动作标准化和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
4、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企业应从系统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企业整体的各种物流配送活动,处理好物流配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企业目标之间、物流配送活动与物流配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扩展资料:
现代物流企业运作模式:
1、目前世界大型物流公司大多采取总公司与分公司体制,采取总部集权式物流运作,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只有一个指挥中心,其他都是操作点)。从实践上讲,现代物流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多个操作中心的运作模式。
2、因为有效控制是现代物流的保证。从物流业务的内容来看,每项内容并不复杂,但协调整个过程的服务必须建立一个高效而有权威的组织系统,能控制物流实施状态和未来运作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衔接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突发事件。
3、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能力很强、指挥很灵的调控中心来对整个物流业务进行控制和协调。各种界面和各种决策必须联系在一起,才能创建一个作业系统。如果各部门都强调自己是利润中心,考虑问题总是将成本与最大利润联系起来,这样对外报价肯定无竞争性。
-现代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