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候,泽雅一带的山民,被官府压榨得没法子活下去,就结了伙,亮出刀枪,当起绿林好汉来。泽雅通往古双的一条石级山路,当时是通往京城临安的一条官道。上京会试,押解库银或者到上山(指瓯江上游丽水、缙云、龙泉、景宁等县)做生意,都要经过这里。这古道两边山高树林密,勿(不)讲夜里鬼哭狼嚎,就是大白天也阴森森的。绿林好汉就在山头扎营立寨。他们出没无常,劫富商,抢响银,把弄到的财物拿一些去接济穷苦的老百姓。一天,八仙当中的铁拐李路过这里,看见山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只可惜还没有寨门,就来到石桥清水潭旁边,放下一绺玉丝,从潭第吊上七条石板,铁拐李化作一个放牛佬,手拿竹簛,先向四条石板吹了一口气,石板就变成四头大黄牛,迈开脚步向山上走去。到了古双大塘荃溪边,铁拐李坐在石岩上喝酒,让黄牛自管自先走。有三头向上走,有一头还在他身边。酒喝好后,他赶这身边的这头黄牛,急急忙忙去追赶先走的三头牛。路上碰到一位老人,铁拐李问他有没有看见前面那三头牛,老人呆了呆,讲:“牛没看见,倒有三条石板在爬。”只因老人冲了铁拐李的把戏,牛就再也不会走了,化回石板躺在溪边,后来这地方就叫“三条石”。在三条石溪低,又有一条石板躺着,这就是铁拐李身边的那头牛。另外三条石板,还放在玉丝潭边上呢。这七条长石板,本来是铁拐李帮助好汉们造寨门用的,因为被凡人识破,到不了寨边,所以山寨一直没有寨门。后来,大家都称它古双寨。山寨西有个大树庄,就叫做寨下,温州话中”泽雅“音近”寨下“,就是现在瓯海区泽雅了。
学校创办于1962年9月,前身为“温州市西岸教育辅导区附设初中班”。1963年9月,学校正式定名为“温州市西岸中学”,性质为初级中学,1978年9月,高中恢复考试招生,西岸公社中学和周岙公社中学的2个附设高中班并入本校;学校改名为“温州市西岸区中学”,吴绍林任副校长,主持工作。 1982年,瓯海建县后,西岸区易名为泽雅区,学校随之改名为“瓯海县泽雅区中学”(简称:西中)。1983年创建泽雅乡中学(简称:镇中), 1992年瓯海撤县设区,同年泽雅乡中学改名为泽雅镇中学。1995年,泽雅镇行政区划调整,周岙乡和原南雅乡的戈田、天长等村并入泽雅镇,泽雅区中学改名为泽雅中学,。1997年2月,镇中与西中合拼,新校名为“瓯海区泽雅中学”,镇中为一校区,西中为二校区。
1997年9月,泽雅中学搬迁至新址,同年周岙中学拼入泽雅中学。2001年,泽雅镇行政区域调整,西岸乡,北林垟乡,五凤垟拼入泽雅镇,随之原西岸中学、北林垟中学、五凤垟中学拼入泽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