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庄遗址开放时间:我来补充
龙虬庄遗址景点介绍: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北首,是江淮北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5000年。
遗址平面近似方形,四周环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分生活居住区和墓葬区。中部偏东为生活区。遗址西部偏南为墓葬区,墓葬排列整齐,葬式头东脚西,人骨保存非常完好,为中国人种、人类变迁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遗址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出土一块黑陶片上还发现四个原始文字和一组动物图纹,推测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最为珍贵的是在遗址所有文化层中均出土了炭化稻米,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粳稻,它的发现将中国史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
龙虬庄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中国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其发掘成果对进一步探索江淮地区的史前文化,研究这一地区的古生态环境、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是江淮地区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发现文化遗迹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1993年,龙虬庄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高邮龙虬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龙虬文化誉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龙虬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江淮地区东部同时期文化的典型。龙虬文化源远流长。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填补了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龙虬庄遗址真高2.4米,地势低洼,呈圆角长方形,四周环水,东西长24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 龙虬庄遗址发现填补了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
龙虬庄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经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派员组成的考古队于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清理出男女合葬墓7座、墓葬402座、房屋遗址1处、居住遗址4处、灰坑34个,可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一分布于大运河以东江淮地区的古文化类型。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将我国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时,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也是十分少见的(从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两行刻于内壁的文字符号,笔画纤细,技法娴熟 青堆遗址 在河南封丘县城东北16公里的青堆村东,是新石器时代遗址,高出地面约4米。遗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是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镇下辖村委会包括龙虬社区居委会、张轩社区居委会、一沟村委会、龙潭村委会、兴南村委会、强民村委会、兴北村委会、张轩村委会、白马村委会、大树庵村委会、东角村委会、龙腾村委会、龙虬庄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