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蓝色的样本
如果要总结2009年山东经济的关键词,“蓝色经济区”一定无法绕开的话题。蓝色经济意味着山东的明天。山东的决策层们正力争将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进入国家发展战略。
抛开备受关注的蓝色经济区的区域划分不谈,蓝色经济本身究竟有多大的魅力?是不是临海就能发展蓝色经济?如果仅仅是海洋经济,那么不临海的地区是否也能受益?
以青岛、烟台等已经发展起来的发达沿海城市来说明蓝色的魅力或许很难服人,这些城市原本的起点就很高。一个地区蓝色经济从无到有,与原有产业互为犄角,或许最能说明蓝色经济的魅力和价值。这正是导报记者选择文登作为探寻蓝色经济先行区样本的原因。
海洋离文登很近,也很远。人们熟悉文登是发达的百强县之一,是沿海城市威海的县级市,而对于文登靠什么发展起来,却模糊不清。实际上真正支撑文登经济的是天润曲轴、东安黑豹、山东威达、威力工具、奥文电机、艺达家纺等一大批传统工业企业。靠海的文登除了传统水产养殖,并没有太多海洋经济。两年前崛起的南海新区,弥补了短板。带给文登经济双轮驱动的活力。
陆海统筹是蓝色经济的关键,以海洋经济为龙头,带动陆域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大蓝色经济,这是蓝色经济的文登样本带给我们的启示。
(记者手记 王迎波)
(大标题)陆海统筹,“蓝色经济”初显“文登样本” 导报记者 王迎波 文登报道 “文登有海吗?”这个问题老王被问了无数遍。
老王在文登开发区从事贸易生意,每次接待外地的朋友,他们都会这么问。人们都知道青岛、烟台、威海有海,荣成有海,乳山银滩有海,文登也有海吗?
也就是这两年,老王才自信地对朋友们说,“有,文登有‘南海’”。
(小标题)蓝色初现:文登有南海
文登不是没有海。文登南海拥有156公里长的海岸线,绵延数十里的万亩翠绿松林和12公里的金色沙滩。15万亩浅海滩涂盛产鱼、虾、蟹、贝、参等50多种海珍品,其中鳎目鱼、爬虾、桃花虾、虎头蟹等都是闻名遐尔的海产极品。
然而,文登离海很近,也很远。长期以来文登的南海一直停留在海产品养殖的第一产业,是文登经济发展中沉默的一极。
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拥有南海丰富海洋资源的文登,发展蓝色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2007年3月份以来,文登人转换脑筋,转身南海,寻找蓝色的发展机遇。组建南海新区,充实南海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在干部配备、政策、财力、产业招商等各方面给以重点倾斜,各种资源汇聚南海。
导报记者驱车进入南海新区,“蓝色经济区由此起步”的广告牌十分醒目。两年前的虾池变成了产业区内连片的厂房,南海医药园10万平方米车间正在主体施工;围绕南海金色的沙滩,卓达香水海、蔚蓝水岸、碧水金沙、驿海庄园等一批地产项目,正在旅游度假区内相继落地。
蓝色的南海新区,位于青、烟、威三市腹地,区位优势明显。王亮介绍说,文登南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大的承载能力,陆域面积160平方公里,集约用海面积120平方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公里,在这一平台上足可崛起一个蓝色新城。
来文登的人没有不夸文登的路好,基础设施是这座蓝色新城的基础。截止目前,文登在南海新区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修骨干路网11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50万平方米,“四纵三横”骨干路网格局基本成型,“十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到位。
临海的文登没有一个出海口。而港口是蓝色南海的动力,是引领临港产业发展的龙头,为此,南海加快港口建设,布局临港产业。今年5月份,省发改委正式核准批复文登南海(张家埠)新港5000吨级泊位一期工程,港口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5700米的港口引堤已完成3000多米。
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大的承载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国机械装备城、欧中汽车配件园等26个过亿元大项目进驻南海新区,总投资200多亿元。
当今年4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逐渐成为战略构想时,文登人欣喜地发现,南海板块的诞生竟和这一构想如此契合。文登谋得了“先机”。正如文登市委书记王亮所说,“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文登来讲,机遇难得,优势突出,大有作为。”
现在的文登,正寻求在蓝色经济区中率先突破。
(小标题)“蓝色”渐深:高端产业聚集
如果说南海新区是“海”,那么文登经济开发区就是“陆”。这是支撑多年来文登发展的源泉。
文登经济开发区是文登城区板块的龙头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集聚了天润曲轴、东安黑豹、威力工具、艺达家纺等绝大部分的龙头骨干企业,也是外资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以陆域经济为主的文登经济开发区,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文登将经济开发区定位于“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示范区”,实施蓝海战略,绕开低层次竞争,在自主研发、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发面阔步前进,加深经济的“蓝色”。
文登经济开发区通过出台政策和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实施蓝海战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尖技术开发高端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天润曲轴拥有全国行业首家“曲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应用示范企业”,生产的“QT900-5大功率高速增压柴油机曲轴”和“重型全电控发动机康明斯ISM11曲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威力工具、奥文电机、艺达集团等10余家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区内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达数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6%。
开发区的蓝海战略也吸引了更多“蓝色”项目。今年上半年,开发区项目建设“逆势”攀升,共引进过亿元高端产业大项目17个,达到历年来同期最好水平。中韩影音创意基地项目总投资7.5亿元,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建筑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的创意园区,建筑冬季靠太阳能取暖,夏天靠地源热泵制冷,景观靠风力提水,使用成本低,工作生活舒适。总投资11亿元的MES洗涤增效剂项目是国家重点推广的高科技项目,是当今国内外密切关注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廉价高效的表面活性剂、钙皂分散剂,目前,全球仅山东金轮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实行工业化生产,已占领市场制高点,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税收7亿元。 蓝色交响:陆海统筹1+1 “发展蓝色经济,必须打破‘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观念,要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推进,1+1>2”,王亮表示。
从文登长远发展看,传统工业企业面临退二进三、退城进园的问题,经济开发区面积有限,亟须新的承接区域和发展空间。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看,文登的发展重心一直偏重中、北部,南部沿海地区发展步伐迟缓,影响了整体竞争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区三带”的发展布局和规划,文登迅速确立了以南海新区为载体,全力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加快打造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示范区,通过两大园区的陆海统筹,强势联动,成为推动文登“蓝色经济”快速突破的双引擎。
文登南海“十通一平”配套设施基本完备,具有广阔的资源空间和先行一步的时间优势,发展临港、临海产业正当其时;经济开发区及周边的项目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骨干企业集中,产业加快集聚,实施蓝海战略,发展高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经济开发区与南海新区,“陆海联动”, 1+1>2,统筹发展。
文登南海管委会负责人崔卫兵说,南海新区本身就是小的陆海统筹。海洋上,文登南海(张家埠)新港建设全面推进。陆地上,以港口为依托,临港产业区内港口物流、船舶修造、高端制造等产业不断汇聚;以海岸线为依托,旅游度假区内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相继落地。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以昌阳河为界,两大功能区定位清晰,互为犄角,并驾齐驱。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调查研究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 弱、以及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主动作出的战略部署。国际经验表 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 点应当是,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形成可持续的 消费模式。为此,该用价格杠杆的要用足、用好,该用制度的要建立健全,该用 技术的要不断创新,促进增长方式和结构转型,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系列政策、措施。胡锦涛、温家 宝等中央领导频频发表讲 话,从战略高度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建设节 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 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 但是应当怎样建立节约型社会,首先需要从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所制定的政 策才会有较强针对性。节约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 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从消费方面 节约资源, 则是要求人们要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 对于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方面, 哪个应该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 我认为是生产而不应是消费,因为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 果从消费入手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的消费,从另一个方面看,无疑于是在提倡 “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抵触的,不会得到广大人 民群众的支持,也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从国外看,日本是发达 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 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 600 台。所以,不能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与不 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目标对立起来。 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的 习惯,但这属于道德和教化的范畴,与采用税收、信贷、价格、法规等手段,强 制限制居民消费的水平和领域是不同的。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 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加大对消 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的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 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 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 格对比中作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有关调查已表明,许多消费者 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 4?5 元钱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是选择小排量车型。 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 费。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的浪费随处可见,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 后以及企业规模过小,致使中国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等许多生产 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 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 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 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 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 规模水平,大力提倡规模经济。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人们将经济活 动强度控制在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之内, 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使 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使废物得到无害化的最 终处理。节约本身就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节约资源可以减少生产和消费 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没有资源节约就不能减少废物排放,也就谈不上环境友好。另一方面,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优良的环境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 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耕地、 淡水、能源、铁矿、森林等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或 1/2。随着 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超过 1000 美元后的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约束和 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影响到生产 发展和人民生活。有关预测表明,到 2030 年我国人口约为 15 亿,需要生产(包 括进口)7 亿吨粮食以满足需求;如果人均能源消费 2.5 吨标准煤,总量将达 38 亿吨标准煤左右,成为届时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消耗国。如果我们继续走大量生 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道路,不仅资源供应难以保证,环境容量也 无法承受。
我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抓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 点工作。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应将重点放在结 构调整上;因为结构调整及城市化模式转变带来的节约才是最大的节约。走集约 化的城市化道路。 重点发展“紧凑型、 组团式”的城市群, 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 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污染处理设施,提高其运转效率, 让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 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这是统一 认识、协调步伐的重要保证。实现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正 确的政策激励和法规约束、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用的技术支撑以及必 要的资金支持,这些都需要通过发展规划来落实,通过全面改革与配套措施来推 进。3. 完善节约型社会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并完善经济激励与行 政强制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 率标准体系。当前,应优先制定或完善资源定价机制,资源环境绩效标准和标识 制度,高能耗、高物耗、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度和绿色采购制度。
4. 加强宣传教育, 形成政府、 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的伙伴关系,也是世界各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各 国首先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治 理结构;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共同为提高资源使用 效率和保护环境而努力。
此外,还要广泛开展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生 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年
2.陈欣 《节约型社会中消费伦理观探析》上海综合经济,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