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流系统中,仓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由少品种、大批量物流进入到多品种、小批量或多批次、小批次物流时代,仓储功能从重视保管效率逐渐变为重视如何才能顺利地进行发货和配送作业。流通仓库作为物流仓储功能的服务据点,在流通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将不再以储存保管为其主要目的。流通仓库包括捡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根据使用目的,仓库的形式可分为: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库: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存储中心型仓库:以存储为主的仓库; 物流中心性仓库: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物流系统现代化仓储功能的设置,以生产支持仓库的形式,为有关企业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将企业独自承担的安全储备逐步转为社会承担的公共储备,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物流成本,促使企业逐步形成零库存的生产物资管理模式。 流通加工功能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功能。这种在流通过程中对商品进一步的辅助性加工,可以弥补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流通加工的内容有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流通加工功能其主要作用表现在: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品质,提高收益。 现代物流是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来保证物流体系正常运作的。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 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功能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财物流情报活动的管理,要求建立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和情报的收集、汇总、统计、使用方式,以保证其可靠性和及时性。
从信息的载体及服务对象来看,该功能还可分成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和商流信息服务功能。商流信息主要包括进行交易的有关信息,如货源信息、物价信息、市场信息、资金信息、合同信息、付款结算信息等。商流中交易、合同等信息,不但提供了交易的结果,也提供了物流的依据,是两种信息流主要的交汇处;物流信息主要是物流数量、物流地区、物流费用等信息。 物流信息中库存量信息、不但是物流的结果,也是商流的依据。
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必须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的EDI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才能高效地实现物流活动一系列环节的准确对接,真正创造“场所效用”及“时间效用”。可以说,信息服务是物流活动的中枢神经,该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信息服务功能的主要作用表现为:缩短从接受订货到发货的时间;库存适量化;提高搬运作业效率;提高运输效率;使接受订货和发出订货更为省力;提高订单处理的精度;防止发货,配送出现差错;调整需求和供给;提供信息咨询等。
1是经济管理系的.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索组成的。物流中的“物”,是指- 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流中的“流”,是指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又称为位移。但物流的福念并非“物”和“流”的简单叠加,而具有更深广的含义。
2.微观物流
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其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在一个小地域空间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针对某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下述物流活动皆属于微观物流: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由此可见,微观物流是更贴近具体企业的物流,其研究领域十分广阔。
3.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
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的参与者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大产业、大集团。宏观物流研究社会再
生产总体物流,研究产业或集团的物流活动和物流行为。
宏观物流还可以从空间范畴来理解:很大空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很小空
间范畴的物流活动则往往带有微观性。宏观物流也指物流全体,从总体看物流而不是从物
流的某-个构成环节来看物流。
因此,在人们常提到的物流活动中,下述若干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
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社会之关系在社会中的地位、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系
运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