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苗族乡属贵阳市花溪区辖地,距花溪31公里,为喀斯特溶岩地形。保存完好的古老民族风情,奇特的高山地貌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共同组成了高坡独特神奇的景观。
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居住有汉、苗、布依等民族。每逢正月“跳场”、“跳硐”、“四月八”、“斗牛节”和“吃新节”等民族节日,这里都要举行赛马、斗牛、对歌和芦笙会,尤以苗族的“四月八”最为隆重。“四月八”活动之一是射背碑,女方将精心刺绣的背牌挂起做“靶”,让相中的男青年以弩射之,如中靶,即像徵姻缘美满。高坡乡自然风光优美,有峡谷、石林、草场、多级瀑布、天然大盆景、万亩田园等景观。其中的石门村、云顶村、杉坪村都颇具游览价值。 高坡座落于贵阳市东南郊的一个苗族乡镇,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处1712米左右。驾车从喧闹的贵阳市区出发,途经风景秀美的花溪,再至古香古色、民风淳朴的青岩古镇,往东延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爬”到高坡。到了高坡便一下子感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天高云低、群峰连绵,气温也下降了几度。高坡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保存完好的民族风情和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共同组成了一幅神奇而秀美的画卷。
高坡地理结构比较独特,为地垒式岩地隆起,四周峡谷深陷,顶部平坦而形成台地。爬上大山,进入高坡的入口处有两块巨石相对而立,气势犹如一道庞大的“石门”,门壁上有双钩摩崖石刻“永镇边夷”四个大字,相传是明朝年间朝廷镇压苗族先民的历史证据。进入石门关,从东直上山顶,便是最好的拍摄、观赏位置。身临山巅,脚下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放眼望去,台地叠障,群峰一览无余,高坡犹如被群山环抱的一颗“高原明珠”。最为出名的数高坡的梯田,整个高坡乡,梯田分布广、面积大,远远望去,就像一张平铺在高坡的“五线谱”,为高坡苗族弹奏着喜悦丰收的交响曲。 高坡有着苗族特有的风情,他们的语言,服饰,建筑,生活习惯,都保持着古老而浓郁的习俗。高坡苗族的服饰尤为特别,妇女以背牌为特殊服饰,传说他们的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掌印官,千百年来子孙为了传承祖先的荣誉,便将这份荣誉深深的印在背上。根据服饰的形式和象征意义划分,高坡的苗族被分为“高坡苗”、“背牌苗”和“喜鹊苗”等等。
高坡乡每年的斗牛节,跳花节,都会举行斗牛,赛马,对芦笙,对歌等民俗活动。农历“四月八”或者是农历四月的第一个“亥”日还会举行隆重的“射背牌”活动,即未婚女子将自己精心缝制的背牌披挂在背上,让心仪的男子拉弓搭箭“瞄射”,中靶则预示两人的婚姻在来世将会幸福美满,白头偕老。事实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婚礼,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冥婚”,因为“射背牌”的本质意义是因为今生不能成一家,来世再来做夫妻。男女双方在射过背牌后,今生今世就不能再往来,这既是对他们情感的证明,也是最后的告别仪式。“射背牌”这一活动,在苗族之中,唯独高坡这一支系苗族独具,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场面悲壮动人。 东线
竹园避暑,高山斗牛,草坡驰马。高坡场四周溶孔、石林,有如玉柱、蘑菇、帝冠。园苏寨旁奇石相依,四时翠柏与墨青石林相间,穿越形同迷宫,情趣横生。竹园寨,远视绿丛点点,近观楼台飞檐,青瓦白墙绿树。寨外300米,有虎场,为斗牛之所,七月逢寅,山民牵来“角牛”,抵角相斗,观者成千上万。过虎场,行3里到云顶草场,广袤缓丘,无边无际。草丛中,山鸡振翅,狡兔寻窟。跨烈马,搭弓箭,游猎围狞,其乐无穷。山顶有“天池”如镜。池中鸭鹅成群,白鹭点点。苗寨竹园草舍,苗女舂碓、推磨、筛米、簸糠、绩麻、织布、刺绣、缝纫,自种自制,自用自食。山巅云雾缭绕,时卷时舒,缥缈如有仙人居住。
夜晚,篝火熊熊,或烤一腿野兔、山鸡,或歌一曲先民古调,赤足蹈木鼓舞,放量喝牛角酒,使人顿忘境外的尘嚣。
西线
游洞堡,观瀑布,望悬棺,苗族迎送宾客旅游线。水塘大山位于高坡场南面,山大而腹空,溶洞颇多。山南面有出水洞,洞洞相连,洞中空旷,大厅紧连,遍地石笋石慢石钟乳;人力所造有洞口石径、石屋、石灶、石厩。洞深处有地下暗流汩汩而出,古代苗民住洞内,洞口石墙工整深厚,拱门筑实,门墙上有巡视台、望孔、射击眼,石门石柱石槛石枢,古朴粗犷,为数百年前先民御外敌所修的地下洞堡。逢外敌入侵,避入山洞以守为攻。
下出水洞,临摆弓岩,峡谷深陷,天开一线,自东向西有流水跌宕而下,形成36米、70米、86米共3级瀑布,奇险惊人。崖畔山茶争艳,杜鹃丛丛,谷底卵石若洗。摆弓岩峭壁上,遥遥可见悬棺,高不可及。
出谷入寨,进杉坪苗村。宾客来临,族长率青年男女着民族盛装迎候寨门。铁炮、鞭炮、琐呐、长号、铜鼓、长鼓,一齐鸣响,在一派热烈的气氛中喝下盛满的牛角酒,宾主同乐,跳起欢快的芦笙舞。摆长席,呈上民俗小吃,交杯对饮,双杯对饮,劝酒声、歌声、嬉闹声,沸沸扬扬欢腾一个寨子。
杉坪寨南去2公里,帔林村有“龙风洞”。山空似壳,洞在山中,地下暗流穿山过洞。溶洞分两层,上层发育成熟,有打鸡洞奇景。怪在下层,洞空无比,水流其间,时急时缓,急湍处如野马脱缰,平缓处则风平浪静。水有深浅,或没膝而过,或深不可测。
南线
古堡寻幽,洞葬藏秘,曲径回旋,古树参天,林间漫步。高坡乡南段,乃喀斯特峰林地带。山间公路蜿蜒曲折,时左时右、忽东忽西,迂回在大自然布列的迷宫之中。古屯堡,乃是先民御敌之工事,筑于山巅,保存完整。古堡选东西两向建造山门,石拱门对开,两门地势险要,封住山顶独路,万夫莫开。东西地势稍缓,因设二重门。堡内石径、石屋、石桌、石凳、石床,一切自然天成。西巅极顶,坐西向东巨岩上生出一个“大王洞”,洞壁烟熏,斑斑人迹,为领头寨王所居无疑。住石屋、吃烤鸡、喝缸酒、鸣角号、搭弓箭、放土枪,古堡寻幽,情趣绵长。
屯堡东去2里路,有溶洞干燥空透,内中陈列棺木百十具,置于特制木架上,整齐有致,传说已有600多年历史,乃苗族死者安息之所,葬俗奇异。进龙打岩苗寨,可领略迎客酒、敬寨酒、情意酒、挽留酒,观看洞葬司令歌舞表演,苗家人的善良好客,将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去向前,穿林间山道,到龙云村。古树参天,峰丛林立,有珍贵的四轮香,稀有的金钱椰,独特的甜树,林竹葱笼。苗寨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畅游苗乡,民风淳朴,民俗保存完整:浓烈的迎送宾客仪式,欢快悲壮的跳场跳洞,轻歌曼舞的“四月八”,神秘莫测的地下洞堡,远古的悬棺洞葬,密竹重围的苗家山寨,独树一帜的苗族服饰,笙鼓喧闹的七月斗牛节,流动的鼓,多情的芦笙,令人久久不忍离去。 相传,贵州高坡一带的苗族祖先原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历史上战争的原因,苗家祖先被迫迁徙到南方大山之中,他们时时刻刻都梦想重返故乡。距今大约六百年,苗族的首领‘香骆’对苗民十分爱抚关心,深得苗民的崇敬,‘香骆’逝世后,子孙们将他的棺木放进一天然洞穴中,以便祭扫和瞻仰,同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扶枢还乡,重归故里。从此以后,凡亲人过世,就沿袭这种丧葬办法,久而久之,形成了洞葬习俗。
文史专家在贵州省黔南考察时发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都匀、荔波、龙里、惠水、独山、福泉等地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两千多年前的“洞葬”、“火葬”习俗。据文史专家考察,目前在都匀基场、惠水摆金、平塘谷硐等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火葬”习俗。当亲人去世后,家人邀请亲朋好友举行祭祀仪式,之后将逝者抬到距村寨较远的山坡上,举行隆重的“火葬”仪式。
洞葬是一种古老的葬礼形式,各个民族洞葬的方式也不同。苗族将死者装入棺木,抬入一个大洞穴里,按照家族及辈分排列,头朝南,放在峭壁上,以后整个苗寨或一个地域的亡者,都被抬入这个洞穴。在荔波县的一些民族村寨,亲人去世后,儿子将与牛搏斗,当众将牛杀死,作为祭祀品或用来招待客人。之后将逝者装入棺木,抬到距村寨较远的山洞中安放。在都匀市,专家发现一处苗葬洞穴,内藏苗族棺木达1000多具。这个洞穴海拔约1400米,其周围生活着3000多人,均为苗族。据专家初步推断,这个洞葬墓穴大约形成于元代。
从历史上看,高坡的苗族祖先确实系从北方迁徙而来,这一说法也似乎吻合了苗族迁徙的历史,因而也很容易为人们所认可和理解。由此可知高坡洞葬分布广泛,看来曾经十分盛行这种丧葬。许多洞葬遗址确实差不多已被人遗忘,有些也已自然毁坏。至今人们认为保存完整的洞葬有两处,一处是甲定洞葬,一处是杉坪洞葬,其实不然,果里村的洞葬就更加完整、宏大而神奇等等。杉坪村的洞葬,实际上是遗址完整,而洞内的棺木已朽烂不能辨认,只能算是比较完整。其实还有果里村的洞葬,上午村洞葬,克里村的洞葬,五寨村洞葬等等。还有不少连当地村民也不知道的洞葬,因为有的洞葬已经隔了好几代人了,后来的家族已忘了自家或自己村的洞葬遗址。很多人认为洞葬是适应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的结果:遍及高坡的溶洞为人们提供了洞葬的自然基础,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状况则是洞葬风俗存在自社会基础。
高坡的苗人把洞葬叫作“把个杜”三个字,据说,“把个”是洞的意思,“杜”则是苗语的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洞里面的鬼”。
洞,对久居大山之中的苗人而言,其意义非同寻常。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初九,高坡苗族都要过“跳洞节”,而其中最热闹的节目,便是在洞中跳芦笙舞,高坡的苗民说,在洞中过节,正是为了缅怀祖先过去的生活。有研究者指出,岩洞在当地苗族生活中的意义十分重大,青年男女谈情说爱选择岩洞,苗族的先民甚至居住在岩洞之中,岩洞又是安葬死者的去处……可以说,“跳洞节”是对本民族传统的怀念和尊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洞渐渐淡出了高坡苗人的生活,尽管据村民王道友老人说,近年来偶尔还会有村人将棺柩抬入洞中安葬,不过,这毕竟只是个案,更多的苗人实行土葬,旧有的丧葬习俗已经逐步消亡。
高坡苗族从风俗上是相信有鬼的,普遍信鬼不信神。他们日常供祭的是土地,崇拜祖先,不信邪不信神,但是怕鬼。有时候也讲神仙,但不十分相信。“鬼是人死之后的灵魂,正常死亡的就不会出来作祟,只有那些死得不‘干净’的,才会成为邪鬼。”在高坡苗人看来,凡是因意外事件猝死或暴毙者,就叫作死得不“干净”,而这样的死者是不能葬进洞中的。
即使是正常死亡,安葬入洞前,家人也必须请鬼师来“打弥拉”。苗族停丧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天一夜,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请鬼师给亡人开路,苗语谓之“喀干”,否则亡者到不了祖先住地,不能与祖先同居。“喀干”时,鬼师要历数死者一生的事迹,然后再指引死者走过三十二段荆棘丛生的路,亡魂方能回到祖先聚居之地。完成了复杂的仪式,亡者才能最终安葬 在高坡苗族中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很久以前,苗人一直居住在格罗格桑(即今之贵阳),后为土司所驱逐,避入森林。若干年后,苗族首领主德龙率众攻打贵阳,不幸失败,因主德龙牺牲于旧历四月八日,后来苗人便以这天作为节日纪念。迄至今日,每逢四月初八,犹有苗族人盛装往贵阳市喷水池一带集会。而据《元史本纪》所载,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的正月间,皇帝“从葛蛮安抚使宋子贤请,招谕来附平伐、紫江、翁眼、皮陵、谭溪、九堡等处诸洞苗蛮”,其中提到的皮陵,即是今高坡乡的陂林村。文献凿凿,足以证明至少在元初之际,高坡已有苗族定居。
民间有民间朴素的说法,在学者眼中则有其浪漫的解释。比如,一位高坡的苗族学者认为:“他们(指苗族)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就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战争失败的历史原因,祖先们被迫迁徙到南方大山之中。甲定,苗语念‘翁勒翁咒’,意思是‘洪水黄河’。他们的先人一代一代梦想重返故土,以便扶柩还乡,故有‘洞葬’之习。”
通常认为,苗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即距今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蚩尤为其首领,在争夺中原的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部落,败走南方,盘踞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新的部落联盟,史称“三苗”,在新一轮的争夺中,他们再一次败给了尧、舜、禹领导的部落,被迫迁徙,其中有一部分辗转来到贵州境内定居。
迁徙是苗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贵州很多地区的苗族古歌里,都有关于苗人祖先迁徙的歌咏之辞。把洞葬之俗与历史联系起来,聊备一说,也许并不全是臆造。
我们从贵阳市花溪区卫生健康局获悉,目前贵阳市花溪区已启动12岁-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为方便大家咨询相关问题,现将全市区新冠疫苗接种点预约咨询电话等相关信息公布如下:
贵阳市花溪区12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点预约咨询电话
1、贵阳市花溪区黄浦国际新冠疫苗接种点(花溪区人民医院承办)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黄河路241号
咨询电话:0851-83651428
2、贵阳市花溪区贵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羊昌坝溪山御景后门
咨询电话:0851-83855630
3、贵阳市花溪区花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棉花关电杆厂内
咨询电话:0851-83636596
4、贵阳市花溪区万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长江路万科
咨询电话:0851-83890860
5、贵阳市花溪区金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鑫中路261号
咨询电话:0851-83818433
6、贵阳市花溪区明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石路贵大学府里商铺
咨询电话:0851-83658679-8001
7、贵阳市花溪区妇幼保健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南段3038号
咨询电话:18585400234
8、贵阳市花溪区航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松花江路111号
咨询电话:0851-83897160
9、贵阳市花溪区航天社区第一卫生服务站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航天园园区
咨询电话:0851-83843132
10、贵阳市花溪区瑞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长江路235号
咨询电话:0851-83401867-8024
11、贵阳市花溪区小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小孟工业园翁岩小区11栋
咨询电话:0851-83837390
12、贵阳市花溪区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龙路
咨询电话:0851-83898151
13、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一村新街
咨询电话:0851-83300575
14、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场坝村四组
咨询电话:0851-83360036
15、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交通路144号5号楼
咨询电话:0851-88117696
16、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马铃乡街上
咨询电话:0851-83280227
17、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高坡村
咨询电话:0851-83220005
18、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街上
咨询电话:0851-83960203
19、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卫生院
接种地点: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小山村
咨询电话:13985175976
贵阳市新冠疫苗预约流程
1、使用微信搜一搜“贵阳新冠疫苗预约”,接着点击输入栏下方的“预约接种小助手”服务后边的“在线预约”(如下图所示);
2、然后进入,点击页面中的“新冠疫苗接种入口”;
3、然后进入,选择新冠疫苗接种点,点击后边的“立即预约”;
4、然后进入,选择预约日期、疫苗类型和时间段,然后点击“一键预约”即可预约。
贵阳市花溪区12-17岁未成年怎么预约接种新冠疫苗?
(1)在校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前往接种点接种。也可由监护人陪同,自行前往接种点接种,有序排队无需预约。
(2)非在校12-17岁人员,需由监护人陪同,接种前请先到所在乡镇(社区)进行登记,有序排队无需预约。
(3)未成年人和监护人均需携带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若有接种证也一并携带前往接种地点。
适合12-17岁人群接种的新冠病毒疫苗有哪些?
目前,12-17岁人群获批使用的疫苗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包括成都所、兰州所、长春所分装)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中维)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疫苗临床研究显示,青少年儿童接种上述获批使用的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与成人相近,接种后安全性良好。
接种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
1、避免空腹、劳累。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接种疫苗。
2、请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穿宽松衣物。
(二)接种时
1、学生接种时需由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
2、请配合现场医务人员的问询,如实提供接种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三)接种后
1、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请及时告知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无不适方可离开。
2、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抓挠接种部位。
3、如果接种后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瘙痒、一过性发热等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3天内会自动消失,如发生持续不适或加重,请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如实提供接种情况。
以上就是贵阳市花溪区新冠疫苗接种地点及预约电话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