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鹤岗到辽宁大连。鹤岗至大连高速公路,简称何达高速公路,也被称为何达高速公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G11。鹤高速起于黑龙江鹤岗,止于辽宁大连,途经佳木斯、桦南、七台河、勃利、鸡西、林口、牡丹江、宁安、延边、敦化、抚松、白山、通化、本溪、桓仁、丹东、宽甸、东港、庄河等市。
大河高速是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九条南北纵线中的第一条,也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纲要》和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务院批准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重点建设的六大通道之一。鹤高速公路贯穿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部地区,是东北东部出海到朝鲜、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地区开展国际贸易的快捷通道。
该公路的建设对完善吉林省东南部路网结构,改善交通环境,拉动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将显著改善白山市交通区位条件,拉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旅游业、振兴物流、招商引资、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扩大口岸腹地,提升口岸功能,帮助白山市早日开辟对朝经贸合作新通道。
百万购车补贴
地方物流规划制订:咨询预测如何做?
由于物流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的同步性和依赖性,因此金融危机的蔓延同样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部分业务领域和局部地区还出现了负增长。
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了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同比增长下降3.5%。不少物流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达到20%或30%。
“第17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表示,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2009年有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中国物流业将进入增长趋缓、结构调整阶段。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创出近几个月来新低,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5.7%。1月份公路运输价格略有下降,综合运价指数为70.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随着下阶段运输淡季的到来,公路运输价格继续下跌在所难免。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透露,已有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振兴规划中,至少将涉及到物流税改、土地使用政策和物流企业融资三个问题,并可能鼓励地方政府给符合政策条件的物流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甚至是提供专项资金等。总体而言,振兴规划将对减轻中国物流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建立健康有序的物流市场秩序起到具大的作用。业内专家指出,物流业被纳入国家振兴规划表明政府已经将物流业提升到一个全局的高度,将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如果认为仅凭一个振兴规划就可以解决物流业目前存在的全部困难,带来物流业快速增长则是不现实的。
规划对中国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规划更大程度上是给物流企业指明一条发展的道路。短期看,通过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压力,维护物流业的稳定发展,可以为其他相关行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而更深远的意义则在于立足于产业的长远发展,调整产业不合理的布局,建立起符合国情的产业结构。这是国家出台振兴规划的最终目的。”一位物流企业高管表示说,振兴规划最终的受益者,只能是那些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代表了物流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
随着国家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颁布,一些地方的物流发展思路或物流规划有必要进行调整了,或者修订,或者制订,具体形式因地制宜。 面对中央的决策,现在的问题不是做发展现代物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而是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了——因为没有什么地方是不需要物流的。此时的地方政府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心动而不行动的局面上了,行动的第一步是制订物流发展规划或纲要,诸如此类。回顾过去10年来的物流发展规划,其软肋是什么?那些在甲乙双方之间难以言喻的心语是什么?让决策者举棋不定或犹豫不决的缘由是什么?一句话,众多的物流规划缺乏足以支撑结论的科学数据,核心问题是物流规划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分析令人难以信服。 在国内物流咨询领域,笔者称之为的“GDP法”是十分流行的,很多规划都是依据GDP及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来一个地方或项目的物流需求,比如,在一个具体城市,一个项目运用这些数据,十个项目也运用这些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推导出物流成本,计算出货运量(以货运量代替物流量?)等等,虽然这些是官方数据,但是千人一面的数据缺乏有针对性的说服力。 可能当地的领导都十分清楚这些数据的,你知道人家更知道,因此,仅仅运用这些数据难以打动人家。在这种条件下,无论运用什么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其结论都难以让客户满意,因为这种方法人人都会。 没有科学的数据就没有科学的结论,科学的数据作为科学结论的支撑是必要的。如果没有科学可靠的数据,再好的模型和公式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新一轮的物流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挖掘出对决策者、投资者和运作者有价值的物流数据,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数据和知识。 科学地收集数据 运用分析模型和软件的前提是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数据收集工具,数据收集工具不是简单的几页调查表,也不是单纯的问答或访问,涉及到对物流现状的评估或诊断。人们经常提到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向客户提供的数百页调查表或问卷,我们只有掌握了这样的“利器”才能做好物流规划,我们可以根据国内的实际开发出本地化需求的工具,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应工具。总之,我们不能是“赤膊上阵”或“赤手空拳”,不能是“经验主义”或“英雄主义”,否则,就会败下阵来。 以企业的物流需求为例。企业是物流产业和市场的主体,我国的物流统计体系尚未建立,企业的物流统计体系也不具备,企业的物流成本常常是隐形的——即所谓的冰山说,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采集足够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起码要推算出企业的物流成本,至少让一部分物流成本成为显形的。又比如,很多企业没有统一的物流组织机构,物流分散在采购、制造和销售等诸多环节和部门,必须通过科学的调研方法,将企业的所有需求挖掘并汇总起来。 大胆地预测未来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胆识是建立在科学数据基础上的,对于规划者而言,如果没有扎实的数据,未免会有胆怯或心虚的感觉,生怕被别人问倒,但是,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详实的数据,就应当大胆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免得规划的项目随着需求增加变得象“过家家”一样, 在物流需求预测方面,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首先是解放思想,要把一个物流项目放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国内经济或全球经济的位置上分析,很多物流设施规划时都会觉得规模过大,一旦运行起来,几年后就饱和了,我们完全有理由和有信心根据中国3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地预见未来的物流需求。 没有数据支撑,再小的规模也觉得大;有了数据支撑,规模再大也不嫌大。 规划要在落到实处 一是开发和挖掘企业的物流需求。振兴物流也存在着“扩大内需”问题,尽管10多年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但是,物流的概念并不是深入到每个企业当中,包括一些大中型企业在内,企业物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还必须通过论坛、研讨会和培训等形式来提高本地企业领导者对物流价值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挖掘出企业的物流需求,让企业物流的冰山浮出水面,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二是培育物流供给主体。物流企业是市场的供给主体。目前,除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少数发达地区已经涌现出一批物流企业外,我国大多数地方的物流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方面,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培育本地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是国内外发展物流的成功经验,不能只关注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要将引进外阜大型物流企业与培育本地中小型物流企业结合起来,二者形成互补和共赢的关系。 三是明确物流设施的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