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河,珠江流域西江干流浔江段的支流。被称为古代南方水上丝绸之路,中国难得一见向北流的河流 。发源于云开大山南部广西北流县平政镇上梯村与沙垌乡交界处的双孖峰东麓,南流至岭垌村转向西流,至双头村后北流,故称北流河。其上游又称绣江(容县段)或圭江,因流经容县,故中段又称容江。流入藤县县境进入下游,于藤县县城汇入浔江。
北流河流域面积9359平方公里(其中广东境内159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80.1亿立方米,干流长259公里,河道坡降0.47‰。
广西境内,主河道全长121.6公里。
在北流市,流经平政镇的上梯、石梯、岭垌、双垌、双头、六合、仓田、龙池、平政、灰沙,新丰镇的罗屯、石碗咀,隆盛镇的西塘、平坡、香圩、隆盛、长信、秧道,清水口乡的积丽、旺冲、清水口、大荣,塘岸镇的蟠龙,松花镇的龙安、六荣、丛义、河泉、六地坡、印塘、勾漏,陵城镇的环城,民安镇的兴上、民安、高车等乡村。圭江先由上梯南流,至岭垌村向西北而流,至蟠龙向北流,至县城折向东北而流,经高车大车堡流入容县境。
在容县境,河段为绣江,源于北流县峨石山,于大坪坡流入县境,经容西、容厢、容城、十里、浪水、自良六个乡镇,至石洞入藤县境。县境内流域面积3551平方公里,干长74公里。
在藤县境,从象棋镇富祝村青草洲头入境, 经象棋、金鸡、城关,于藤城镇注入浔江。境内长82.50公里。
容县境内流域面积3551平方公里, 干长74公里,河宽600米,最窄处60多米,比降在1/1500至1/2000之间,自然落差34米。 据县水文站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10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4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1.43立方米/秒, 年径流量326455.6立方米。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绣江可通帆船及小型机动客轮,上至北流下至梧州。自60年代后期始,由于水库增多,加上森林植被逐年遭到破坏,河水流量显著减少,每遇大雨,暴涨暴落现象日益严重。70年代以后,下游修筑拦河坝,木船无法通行。1988年建成浪水电站,1990年于城东河段筑坝建容城电站。容城至杨梅江口10多公里河段,成为平均2米多水深的人工湖。
藤县境金鸡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6830立方米每秒 (1970年8月4日) ,最小流量11.20立方米每秒(1980年10月17日) 。(1991年3月27日实测10.80立方米每秒)。境内长82.50公里,水面面积27.6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904.96平方公里,比降0.40‰, 自然落差32.5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5.75万千瓦。可开发3.16万千瓦。多年平均含沙量0.492公斤每立方米,年最大含沙量0.651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73万吨。古代为通海南的要道,沿河设有金鸡驿、双竞驿、窦家驿。宋时苏东坡贬儋州,由此溯河而上。河道弯曲,险滩要隘不少,象棋留村处有石城滩,隐石横截如城。还有鬼门关,是境内河道狭处,宽80多米。金鸡交塘有中窖滩,石屿屹立中流,天启二年(1622)裁弯取直挖通。屿上刻“天启二年劈”和“天启二年通窖口”。1966年秋,在此建交口水轮泵站。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5条:泗罗、黄沙、黄华、义昌,古刁;10-49平方公里一级支流8条:河柳、龙凤、洛塘、翰塘、古齐、新中、陶垌、猫儿河;5~9平方公里支流2条:汶塘、潭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