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路线:全程约26.8公里
起点:院前村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20米,左转
2.行驶130米,右转
3.行驶150米,左转
4.行驶3.4公里,undefined
5.行驶2.6公里,左转
6.行驶330米,右转
7.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延平大道
8.沿延平大道行驶430米,undefined进入延平大道
9.沿延平大道行驶2.6公里,左转进入福昆线
10.沿福昆线行驶3.1公里,undefined进入福昆线
11.沿福昆线行驶1.0公里,undefined进入福昆线
12.沿福昆线行驶1.9公里,undefined进入福昆线
13.沿福昆线行驶510米,直行进入民安大道
14.沿民安大道行驶1.6公里,朝漳州方向,undefined进入民安大道
15.沿民安大道行驶6.1公里,undefined进入民安大道
16.沿民安大道行驶50米,左转进入舫山北二路
17.沿舫山北二路行驶270米,undefined进入舫山北二路
18.沿舫山北二路行驶230米,右转进入五权路
19.沿五权路行驶360米,undefined进入五权路
20.沿五权路行驶470米,undefined进入五权路
21.沿五权路行驶50米,左转进入五权路
22.沿五权路行驶200米,右转
23.行驶140米,右转
24.行驶90米,到达终点
终点:马巷镇五美社区居委...
笔耕不辍热爱家乡
“柯蓝这个人有个优点,不讲条件一心创作。”陶冶说,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群众报》当记者,还兼职做了新华社的战地记者到前线采访,直至成为该报主编。后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有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在做记者期间,他还一边从事文艺创作。
他写了一篇抗日小说叫做《洋铁桶的故事》。这个小说是用章回体手法写的,毛主席阅读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就在《群众报》上连载。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的杨尚昆托人将书稿送到香港,翻译成七国文字出版发行,所以柯蓝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声誉。
解放以后,柯蓝就留在了上海市工作,是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协主席。他写的一本散文集叫做《早霞短笛》,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影响很大,众人纷纷传诵和抄阅。
“我曾经听别人说上高冲出了个角色(人物),我又不晓得姓甚名谁。我就跑了去问,可那里尽是姓唐的,没有姓柯的。”陶冶老人说,时任大连港第一任港长的长沙县人毛达恂回到湖南,就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一次毛达恂回到家乡五美山,我就问他知不知道柯蓝这个人。毛达恂说,柯蓝就是唐一正,唐一正就是柯蓝。
1959年一个鹅毛大雪天,陶冶正在给柯蓝写信讨教写小说。一对夫妇戴着宽边眼睛,提着帆布袋来到公社办公室。男的拿着介绍信给陶冶,自称是上海天马**制片厂的要找公社书记,后来我才知道他兼任该厂的厂长。介绍信上面写着柯蓝、文秋。“啊?您就是柯老师啊!我多时想会你们呢,我也想写写文章呢。”陶冶说,于是帮他们去找书记。
陶冶对公社刘书记说:“来了个客人,是上海天马**制片厂的。”刘书记听到是什么厂长,就不以为然。陶冶就说,他17岁闹革命,是老革命。从浏阳收集秋收起义的材料,在老家上高冲住了半个月,想回长沙市去,顺便过来看看家乡领导。”刘书记这才出来见了他们夫妇俩。
柯蓝肯定了家乡的成绩和变化,也指出了一些资产阶级扩大化的问题。他把从上高冲了解的一些情况讲给刘书记听,刘书记听了以后发很大的气,甩手而去。柯蓝冲着书记的背影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柯蓝丝毫没有因为刘书记的无知而有任何的不满。那次回乡,他把自己的一栋老房子交给大队办学校,临走时又拿出5000元给大队办橘园。
“过了几年,柯蓝又回到了家乡,大家都跟他亲热得很。”陶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良多。
当年柯蓝捐献给村里办学校的老屋,已被栋栋的小洋楼和新建的校舍所替代。通往五美社区上高冲组的羊肠小道也一一硬化。当地许多村民去了外地经商发财,留在家乡的就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路宽了,人富了。听说过他的故事的家乡人,都常常怀念这位大作家。
2006年12月11日凌晨,一个从17岁就开始革命斗争,在文坛享誉海内外,一辈子耕耘不辍的长沙伢子;一个一生追求崇高的人,一个在文学界摇旗呐喊、奋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战士,永远闭上了双眼。
如今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留给人们的那些文学著作将一代又一代传诵,一代又一代激励着人们。
六十多年勤奋不懈
他的一生,勤奋不懈,闻名中外,关于他的辞条已收入多种中外版本辞典。现已出版《柯蓝文集》六大卷,每卷六十万字,包括长、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尤以散文诗创一代新风。
有人评价说,他刷新了中国散文诗的旧面貌,开辟了联组体、同题体、政论体、报告体、旅游体散文诗等新形式,并提出“载体论”,让散文诗与其他艺术,如摄影、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使散文诗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他还完成了一部三十万字的《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为中国散文诗的理论研究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旗帜鲜明地总结出了散文诗作为独立文体的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