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位于河北赵县(古称赵州)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相望。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 ~ 220),古称观音寺,南宋称永安寺,金代称柏林寺。自元代以来,它一直被称为柏林寺。在漫长的历史中,这座古寺虽然几经沉浮,但依然香火依旧,僧人依旧。据《高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去印度取经之前,曾来到这里向慎到大师学习实相学说。唐朝末年,禅师在中国驻扎四十年,成为大法家,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式”。因此,柏林禅寺成为禅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祖居地。
赵县柏林禅寺开放时间
柏林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林寺塔位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内。
柏林寺塔,又称“从谂禅师舍利塔”、“赵州塔”、“真际禅师塔”等,建于元天历三年,为纪念唐代禅宗高僧从谂禅师,修建此塔。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塔为砖木实心结构,共八角七层,高约30米,坐落在高达2.5米的方形台基上。台基分上下两层,下层石砌、上层砖砌。塔的下部为砖制须弥座。须弥座上部用砖仿木构,做出斗拱、平座。平座上浮雕围拦、格子栅栏和花卉等装饰图案。以四层仰莲承托塔身的第一层。塔身第一层的高度约占全塔总高的三分之一。东西南北四面以砖刻壶门,另外四面以砖刻格子棱窗。正面有石匾,上用楷书阴刻“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十六个大字,左侧楷书阴刻“天历三年孟春上旬吉建”十个小字。塔一层飞檐用木制,二层至第七层改用砖雕。出檐长度逐层收敛,各层檐角均系木制,其脊上立一尊铁质罗汉像,下吊风铎。
由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和人为破坏,到1990年代塔身已严重毁损倾斜。1997年,由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修复。
2006年柏林寺塔作为元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县柏林禅寺的开放时间是**8:00—16:00**。
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石塔东路23号,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现存寺庙建筑(除柏林寺塔外)于1992年相继建成,占地90余亩,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