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工作
包括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系统化和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建设等等。
物流信息化表现
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力信息管理的高技术化、物力信息的商品化等。
我国物流信息化市场的二元化结构
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和以国内中小企业客户为主,通过逐步实现信息化来完善自身物流这样的一个低端市场。
发展趋势: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企业的需求仍然以规范流程为主,而不是马上就会涉及到比较规范的、理想的现代物流理念,在物流系统的各个模块的需求里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库存管理,库存管理仍然是物流软件比较关键的环节 。
含义:
一般认为,凡是能够支持或者进行物流服务供需信息的交互或交换的网站,均可视为物流信息平台。
功能: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输出等,成为决策依据,对整个物流活动起指挥、协调、支持和保障作用。
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首要意义是有助于提高物流参与方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工作效率的提高。
高质量的物流信息平台还意味着物流服务需求方可以享受到更快速、更便宜的物流服务,提高其工作效率或者生活品质。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扩展资料:
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
不同物流信息平台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公用”物流信息平台,使用者以公益权益的获得而无偿使用,是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是有偿使用,实现的是部分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公用”与“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权属特征、服务范畴和对象不同。
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本质是以获取物流业规模化、效率化为目的,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共享为手段而建立的信息平台,是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公民提供支持和服务;
共用物流信息平台,仅对有共同利益的一些具体的或特殊的团体提供支持和服务,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即只有使用平台的企业内部可以共享资源,对于外部企业只能共享公开的资源。
-物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