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孙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杉宕村民组,距舒城县、岳西县交界的105国道仅5公里。
这里崇山峻岭、峰峦巍峨,,青山叠翠,荫翳蔽日。依山而建的孙氏宗祠,气势恢宏,祠宇轩昂。
据祠内碑铭记载,该祠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开始兴建,至十八年(1753)落成,历时八年。祠宇座北朝南,建筑面积3220平方米,还不包含祠前的开阔祠埕和旗杆石柱基占地和门前池塘。祠堂东侧建有一栋供族人子弟求学攻书的学堂曰“映雪斋”,取义唐代孙康家贫好学,无油点灯,映雪苦读的故事而定名。西侧建有庖厨餐厅供族人来祠庆典或祀祭膳食和住宿,两者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祠屋本身三重五进,布局严谨,通体砖木结构,穿枋翘角,斗_抬梁,青砖小瓦,歇山顶,马头墙面,皖西南建筑风格表现得十分明显。门首镶嵌着书有“孙氏宗祠”的巨型石匾,其下有五个阀越以示门庭之尊贵。大门前廊设有栅栏、园门(隐喻辕门)。迈进大门,则是一座戏台(见图二),台口面向神堂。祠堂竣工之日,即请戏班登台献艺,以示敬贺和让祖先与族人共同欣赏戏曲,谓酬祖娱神,以求人神共乐。从此以后,每逢庆典大事或重大宗族祭祀活动和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都请戏班登台。台上有天花藻井,台中悬挂着湖北省英山县知事任之镛赠送大红木匾,其文曰:“朗襟照雪”(见图三),字体苍劲混重。后台两侧的板壁上,仍残留着用墨或-书写的当时演出的情况,记录着班社名称,演出时间和剧目。现清晰可见的有“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九月初一日唱”及十二《珍珠塔》、十三《合镜园》、十四《乌龙山》、十五《罗帕宝》、十六《卖花记》等戏文目录。
从现存板壁的记录和年长者的回忆,一百多年来这里的演出活动持续不断,这在一个崇山峻岭的山区实属罕见。文革期间这处宗祠,作了战备粮库,堆放了国家战备粮,故而这个祠堂及戏台较好地得以保存下来,又为研究本地区戏剧文化历史增添了十分丰富的实物史料。戏台两侧是看楼,台口前和两厢通楼间为天井,穿过天井,乃是中厅。八个大柱落脚,柱础形状如鼓如莲,形态各异,镌雕精湛。斗_抬梁五架升脊,雀替柱撑镌雕着狮、凤、云彩,卷草花纹和人物故事,图案生动活泼,人物栩栩如生。宽敞的大厅是族人祭祀典礼议事之处。这里风俗每年一年二祭,清明和冬至必大祭,届时族长率来自四方支房族人,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奠时,中厅摆设香案、供品、点腊焚香、烧纸燃炮,族人跪拜,三拜九叩,举行祭奠之大礼。后进为神堂,按昭穆之序供奉着孙氏历代先人之神位。
梯岭村:梯岭村位于姚河乡中部,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山场面积8083亩,全村12个村民组,279户,1083人,男女劳动力518人,现已实现了组组通路、电话、有线电视,户户通电。95%农户用上清洁卫生水,于1996年命名为首批小康村,2000年被命名为小康明星村。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4岁,大专学历1人,高中专学历3人,初中学
梯岭村位于姚河乡中部,面积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00米,山场面积8083亩,全村12个村民组,279户,1083人,男女劳动力518人,现已实现了组组通路、电话、有线电视,户户通电。95%农户用上清洁卫生水,于1996年命名为首批小康村,2000年被命名为小康明星村。
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44岁,大专学历1人,高中专学历3人,初中学历1人,两委成员均为交叉任职,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0人,高中以上学历7人,40岁以下6人,女党员5人。
梯岭村地处深山,山势陡峻,经济资源丰富,现拥有集体企业2个(林场、茶厂),私营企业20多个(卫生香厂、粮食加工厂、经销店);林业经营面积4500亩,活木蓄积量1.2万立方;茶园1340亩,人均1.2亩;板栗、银杏、杜仲1350亩,人均1.3亩;耕地844亩(水田657亩),人均0.8亩。2006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1.8万元,全村人均收入3650元。
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村级经济,村两委计划新建电站一座,抓好原有经济林培育管理,提高茶叶制作技术,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壮大劳务经济队伍,实现年年劳务经济收入150万元,进一步扩大和巩固集体和私营企业,提高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力争到2008年集体收入达15万元,群众人均收入达4000元。
梯岭村与马石村、香炉村、龙王村、沈桥村、姚河村相邻。
2020年2月27日,梯岭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3年7月31日,农业部认定梯岭村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岳西翠兰)。
岳西孙氏宗祠
孙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杉宕村民组,距舒城县、岳西县交界的105国道仅5公里。这里崇山峻岭、峰峦巍峨,,青山叠翠,荫翳蔽日。依山而建的孙氏宗祠,气势恢宏,祠宇轩昂。据祠内碑铭记载
梯岭村附近有岳西孙氏宗祠、岳西天峡景区、青云峡景区、大别山彩虹瀑布、明堂山等旅游景点,有岳西翠兰、岳西翠兰、岳西黑猪、岳西桑皮纸、岳西茭白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