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田区农业县维族主太通汉语汉族说条件比较差交通除省道田市向皮山喀外向北沙漠公路?
通信条件错早通光缆移联通电信手机都通?
维族主食馕拉条偶尔遇节做抓饭维族吃蔬菜羊肉、干、水主汉族想买菜超市能买。
洛浦县旅游景点
1.玉龙湾风景区
玉龙湾风景区(布尔库木水库)位于洛浦县多鲁乡,距县城12公里,距315国道7公里,是和田地区重点推出的旅游休闲观光综合风景区。
该景区集雪山、芦苇湖泊、沙丘、沙滩、胡杨林、羊群、野鸭、白鹤、民俗村为一体,景区中部为连绵3平方公里的沙丘和空旷沙滩,湖泊水面最大时为1650亩,最小时为480亩,湖泊四周有大小不等的15个渔池,渔池四周被芦苇环绕。湖泊的西北外围为茂密的胡杨林,金秋十月,金黄的胡杨林、沙丘、雪山倒影在碧绿的湖面上,与湖上遨游飞翔的野鸭、白鹤、湖边的维吾尔民居、羊群构成了一道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风景线。
2.热瓦克佛寺遗址
热瓦克佛寺遗址位于和田洛浦县玉龙喀什镇40公里的库拉坎斯曼沙漠中,周围沙丘茫茫无边人迹罕至。热瓦克,维吾尔语意为亭台楼阁,因佛塔中土塔耸立,故名热瓦克,又译洛瓦克、姚瓦克、拉瓦克。介 绍 热瓦克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建筑,由正方形的院塔和院外的庙宇组成。寺塔坐北朝南,南端中部和西角有两个门形缺口,院墙每边长45米。东墙外有一小庙,部分墙壁残存,内壁涂石膏,庙东墙内壁有穹形壁龛,壁上满刻逐层缩小的穹形纹路,线条规整流利,据说曾有立佛在内,此庙现毁坏殆尽。
四面院内外壁上均有泥塑佛像残迹,以西、东墙居多,塑像有些埋在沙丘中,有些裸露于外,有些则毁坏不存。佛高约3米,每隔0.6米即有一尊。在未风化的墙壁上均有壁画,供养人像,此丘云气纹和图案插于佛佝之间,色彩单调,以褚色为主,泥塑佛像有明显的健陀罗风格。
院中为佛塔。塔系土坯砌筑,多处被人挖坏。塔基基本为正方形,高约6~7米,塔身为复钵式,残高为3米,为典型的印度复钵式佛塔。寺院内外散布着红、黑钯和少量彩轴陶片,还有散乱于地表的人骨、泥塑佛像残体和剪轮五珠铜钱,附近有屋宇建筑的痕迹。
3.阿克斯皮力古城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7公里处的沙漠边缘,东距杭桂乡祖拉吾绿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为古城废弃后的名称。介 绍 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没。现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其余三面墙已无迹可寻,墙为弧形,残存的城墙长约百米,高约2.60米,厚约1.80米。城墙用的土坯砌成。土块底面有刻划出的符号,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系用手指或树枝刻划而成。城墙有两个部分:下部较宽,可供城内守卫者巡回行走,上部为胸墙,有一排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观察防守,因多年风蚀,古城已低于墙下原地表约4~5米。
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围古迹范围十分广阔,古城遗址其实只在此范围的东侧,古迹处于沙丘绵延的沙漠,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20公里以上,南接玉龙喀什绿洲,东邻杭桂乡,西靠吉亚乡、北至沙漠纵深处,在这片沙漠的丘间低地上,陶片残件纷呈,房基、田渠历历可辨。关于这片古迹,较早的汉文记载见于民国初年成书的《新疆游记》一书,其文曰:“其地沙丘起伏,状若游龙,一望无际,相传为古营垒。或即谓于阗国都,颓垣露外间,有时流沙开处,城廊宛然,家具备置,且见大宗贵重物品。”
4.山普拉古墓群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该墓的年代为战国至三国之间,公元前217至283年。
墓葬分东、西两部分,分布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群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二是菜刀形棚架式墓。前者为单人葬与合葬,后者为多人丛葬。己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