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好仓库库存管理,提供以下方法:
1.仓库管理制度,标准化作业流程
建立对多方都有约束力的仓库管理制度,促进跨部门协同效率。同时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仓库管理人员的在作业操作过程中就会更加规范,如果遇到了问题,马上就可以通过查阅流程来解决。
2.合理划分库区,保证库存准确率
将不同的物料、产品采用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库内的物料、产品绝对不可以随便放置,要设计存储的库位,并设定库位的存放规则,产品进出要注意先进行出的原则。此外库存管理要保证准确性,比如说收货以及发货的准确性,避免少收,多发、错发的情况发生。
3.仓库管理系统的应用
现代化的企业仓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标配的仓库管理工具。仓库管理系统,通过全流程条码化管理、自动化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提升库存准确率、发货准确率、发货及时率,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或短缺现象,进而提高库存周转率。
如何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现在则认为零库存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份降低库存,则会出现断档。
库存管理应该特别考虑下述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第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上述两个问题与库存在物流过程中的功能有关,一般来说,库存功能有:
1)防止断档。缩短从接受定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又要防止脱销。
2)保证适当的库存量,节约库存费用。
3)降低物流成本。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与需求量相适应的合理的货物量以降低物流成本,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4)保证生产的计划性、平衡性以消除或避免销售波动的影响。
5)展示功能。
6)储备功能。在价格下降时大量储存,减少损失,以应灾害等不时之需。
关于仓库(库存)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首先要考虑数量和地点。如果是配送中心,则应尽可能根据顾客需要,设置在适当的地方;如果是存储中心则以尽可能减少向配送中心补充为原则,地点则没有一定的要求。当库存据点确定之后,则要考虑在各据点里都储存什么样的商品了。
3商品储存ABC分析
3.1パレ-卜分析
一般用累积率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明确重点项目的方法,亦称パレ-卜分析。
パレ-卜分析,原为意大利经济学者V. パレ-卜在分析国家财富和个人所得的关系时常采用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曾得出80:20法则。在物流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对商品品种与销售额或商品品种与数量的相关性加以分析,来决定企业生产的重要品种、服务率、断档率、库存规则和库存量等等。后来,这种分析用在经济活动之中,如一个企业20%的品种其销售额占该企业总销售额的80%;20%的顾客的购买金额占企业销售额的80%。
如企业生产的产品其10%的品种,它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65%时为A类品种;其25%的品种它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20%时为B类品种;其65%的品种它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时为C类品种。实际算出的比率可能多少有些差异,但大体上会有パレ-卜法则所显示的倾向。在管理方针上合理的作法是把A类定为基础商品,把B类定为中间商品,把C类定为多品种少批量商品。
A类商品是社会需求量大的商品,应放在离消费地点近、配送服务的配送中心。C类商品是品种多、管理费用高、获利少的商品,应尽量放在工厂仓库,或存储中心集中保管。B类商品的性质位于A类与C类之间,应放在中间性质的存储据点,如地区物流中心存放。
配送中心的库存极端地说,只要达到每天的配送量就可以了。存储中心的库存则应根据预定销售时间和实际销售时间来决定适当的库存量以尽可能地减少库存。
3.2商品补充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和一定的数量所需,定期订货的方式;另一种是在库存达到一安数量标准时,再进行订货的方式。
一般地说,一次的订货量大,定货次数少,补充库存的定货费用就降低,但库存量增加,库存费用加大。如果一次的订货量减少,则与上述情形相反。符合经济要求的作法是使一次订货量所需费用的和最小。我们把这种订货量称为经济订货量(EOQ=Economic Order Quantity)。
4有关保管的基本用语知识(根据日本工业规格)
4001保管
storage
某一时期储存的货物,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进行恰当的管理。
4002仓库
warehouse
保管货物的设施。
4003临时周转仓库
shed
运输途中临时放置、保管物资的设施,主要是在港口对贸易物资进行处理和保管。
4005货架
rack
为保管物品使用的由支柱和护栏构成的台架。使用托盘的叫作托盘货架。
4005直接堆放
将物品直接堆放在地板上。
4006堆垛
stick pile
指为保管而放在仓库、临时周转仓库或露天堆积的货物,按一定的方式整齐堆放叫堆垛,把整齐堆放的货物拆散叫拆垛,把货物移动地点重新堆放叫倒垛。
1010地面面积利用率
floor utilization percentage
指运输机具或保管装置的有效装载面积与实际堆放货物的总面积的比率。
单位货物堆放面积*件数÷有效装载面积*100%
1、掌握当前库存量:企业在接受订货时或者制造及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了解当前的库存情况,并根据库存状况决定生产运营方针,以免无法按时交货。
2、减少库存所需的费用:通过对库存环节进行管理,将库存费用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库存产生的成本。
3、准确反映库存金额:企业在进行年终结算时,必须准确计算出库存所占的金额,否则容易造成财务混乱,对预算编制产生影响。
当然,不同行业的库存侧重点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最后一步才是学会库存管理。大型企业往往采用自建仓库的方式为各分店提供服务,但是对中小型企业,这样很显然是不合算的,这里有五个方法,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运用:
1、产品面向客户:与客户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其所需要的货物种类和数量,并通过对比分析,制订准确详细的销售预测,并据此进行制造生产。
2、与供货商建立良好关系:培养可长期信任的供应商,获得获取物资的优先权,保证送货时间。这样一来,企业就不需要为防止物资短缺而大量的囤积货物。
3、不畏惧缺货:缺货并不可怕,缺货至少证明企业并没有因为过多的库存消耗成本,一个永远不缺货的企业很可能只是因为它堆积了太多的库存。
4、出售多余的存货:企业不能保证采购的所有材料的数量都是准确无误的,当企业出现大量材料剩余且近期不会再使用时,不妨这些物资转卖给其他企业。
5、选择库存的临界点进货:不断检查企业的仓库,每次只在无法承受的情况下进货,而不是定期定时进货,这样可以避免使企业仓库堆积大量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