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授时”作用,即将我国的标准时间告知各类用户,以便使用。
2、交通运输行业。
3、北斗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
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副主任卢晓春表示,我国授时中心除了参与北斗系统建设,给北斗系统提供标准时间之外,本身也是北斗的用户。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也是一个国际的标准时间,是与国际上其它相关机构一起来联合解算出来的,供全世界统一使用,叫协调世界时,获得协调世界时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时间比对,我们目前所用的共视比对和精密单点定位(PPP)比对,就是利用北斗系统而获得的。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刘昕表示,在综合交通的大框架下,全国已有超过617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5万辆邮政和快递运输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70艘交通运输公务船舶安装使用或兼容北斗系统,国产民航运输飞机首次搭载北斗系统,近期我们还针对长江航运等重点领域,研究出台了具体措施,分阶段稳步推动北斗系统在行业全覆盖。
此外,全国各省也在逐步探索北斗系统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例如江西省就成立了江西省北斗应用研究院,未来将建设江西北斗高精度综合服务平台,吸引卫星导航人才、企业、资金等入赣,在全省大力推广北斗、高分技术等特色应用,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
扩展资料:
据了解,北斗系统将于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届时将会为全球提供更广泛的应用和更高质量的服务。2018年11月19日02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将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该系统对中国和全球的服务能力。
参考资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这是该系统向其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被全世界接受,可媲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来源网络
使交通信息得到了完善和准确,公交车的车道级定位的位置数据,都被实时传输至管理后台,由此保障运营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市民可以获得公交车更精确的到站时间,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监管车辆超速、赖站、越线等驾驶行为。
参考资料: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2. 我国北斗卫星已获联合国正式认可,可媲美GPS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总结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启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科学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支持单位、分会主席、第十届年会承办单位、第十一届年会各申请承办地单位、年会优秀口头报告获奖人员及有关单位代表近15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杨长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