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国有许多快递公司,如中国邮政、民航快递、中铁快运、顺丰快递、中通快递、宅急送等等。那么,宅急送是什么类型的快递?宅急送是什么样的快递?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宅急送是什么类型的快递
宅急送是同城类型的快递。宅急送公司以“安全、准确、亲切、视服务为生命”为经营训诫。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以跨越式发展速度,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快运网络”。
宅急送是一家物流公司,创建于1994年1月18日,宅急送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宅急送已有员工逾2万人,车辆2000余台。全国共有30个分公司,7个航空基地,247个独立城市营业所,40个市内营业所,179个营业厅,1220个操作点,705个外网,共计网络机构2440个,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宅急送公司以“安全、准确、亲切、视服务为生命”为经营训诫。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以跨越式发展速度,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快运网络”,以优质服务赢得了国内上千家著名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的信赖。以“诚信,和协,高效,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矢志成为民族快运行业的一面旗帜,挑起中国快运追赶世界水平的重任。宅急送在全国有3000多个经营网点,网络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和地区;分别在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设有7个物流基地,40个运转中心,75000平米的配送中心,同时拥有42个航空口岸,360条航线,近1500个航班,620条物流班车线,依托成熟的快运平台,宅急送每年进出港货物逾亿件,真正做到了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宅急送简介
“宅急送”商号和圆形猴标的诞生源于陈平总裁在日本留学时的构想。
1994年1月18日“北京双臣快运有限公司”成立,当时只有七个人、三部车、一间26平方米的办公室,做零散的家政服务。1995年与日本一城株式会社合资,使宅急送的业务配送范围和专业技术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1998年宅急送开始向全国进军,并逐步在全国完成七大区域的网络布局。2002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基地建成,并以基地为中心开通辐射全国的干支线物流班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物流干线及运输网络。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宅急送已有员工逾2万多人,车辆2000余台。全国共有51个分公司,3个航空基地,247个独立城市营业所,35个市内营业所,179个营业厅,1220个操作点,705个外网,共计网络机构2440个,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4年,宅急送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物流企业”,2005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潜力100榜”第七名,2006年被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佳雇主企业”。
宅急送价格
1、此价格只适用于一般货物的标准快递服务;非一般货物(贵重物品、高档手机、名牌包、高档首饰、高档手表、精密仪器、生物制药、恒温需求货物、易碎物品等)需在此价格水平上浮25%-40%,具体请咨询当地宅急送。
2、此报价系统个别城市将无法提供服务,具体是否可服务详情敬请查询取派区域或拨打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3、此报价系统从2015年3月15日开始使用。
准时送达承诺:宅急送承诺按上述时间准时将您的物品递送到运单注明的收件人手中,如若延误,宅急送将予以减免运费。
具体标准为:
(1) 急速达产品:晚点免单-晚点则运费全免;
(2) 捷惠达产品:晚点打折-晚一天减免运费10%,减免最多不超过运费的40%;
(3) 普运达产品:不享有准时承诺-因分拣等货、找特殊派送资源需额外时间。
(县级及以下偏远地区不在本承诺范畴中)。
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为:“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该定义具体突出了物流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实质流动、实质存储、信息流动和管理协调。
物流的理论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2年1月份发布的一个新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改动之一,是以满足客户要求,而不是客户需求,供需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概念,满足客户要求则更具体了;第二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对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储存所进行的计划和流行的动作。原来没有反向,现在把反向也放进来了。
物流的分类:
1、按物流的作用分类: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2、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3、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地区物流,国际物流。
扩展资料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
中国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 英文名称:logistics 定义: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基本职能:
1、运输职能
2、仓储职能
3、配送职能
4、包装职能
5、装卸搬运职能
6、流通加工职能
7、信息处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