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业存在于国民经济体系之中,但又具有区别于其他产业门类的独特产业特性,它是一个复合产业,依附于其他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等等,这些产业特性必然使物流业的发展有着个性化的独特趋势。随着产业环境、服务对象以及产业自身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正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产业布局:新的物流中心伴随产业转移而兴超
现代物流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首先是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在这些地区,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分工的细化,要求物资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之间更为顺畅地流转。在需求的引导下,现代物流逐渐发展、成熟起来,一些大的物流中心也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
但是,产业的积聚也使这些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约束也日益凸现,于是大批产业特别是对原材料、劳动力投入量较大的制造业开始从这些地区转移出来,而承接这些产业的基本都是经济相对欠发达,拥有大量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地区。
以制造业为主的这些转移产业生成的物流量巨大,对物流服务需求旺盛,因此,产业的转移必然引起物流中心的转移。海运是国际物流最主要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前,全球的大型港口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但近些年来亚洲港口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长起来,如今,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和远洋班轮航线都集中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这些港口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综合物流功能的第三代港口。这些地区以港口为核心,整合其他运输方式,拓展各种物流服务功能,成为新兴的国际物流中心;这些物流中心又通过国际航线的延伸和信息的交汇构筑了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服务。
(1)全球化观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物流方式也向全球化发展。企业的原材料、零配件来源于全球的原材料市场,产品销售区域也是世界范围的。为了资源的优化,全球经营的企业也会在世界各地设定生产基地,这种全球经营的模式必须带来物流全球化。全球化物流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特性。
(2)物流一体化观念。物流是生产商服务顾客的重要能力,这个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顾客选择商品的结果,也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为了保持顾客的忠诚度,必须迅速满足顾客需要。从接受顾客订单开始,启动采购、生产、库存、配送等活动,从企业的内部作业流程来看,是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的过程。但是,要满足顾客要求,不仅企业内部物流过程一体化,企业与其原材料、零配件的供应商、销售过程涉及的销售商们必须很好地配合,即这三者的物流活动必须统一、协调地运作。因此,在现代经营环境下,不仅要求企业内部物流的一体化运作,还要外部物流的一体化。
(3)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的观念。进人⒛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社会经济向信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特征日益明显,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应运而生,物流需求也以小批量、多晶种、高频次为特点。订货周期变短、时间性增强,物流需求的不确定增高、物流的柔性化要求增强。企业物流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顾客所要求的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通过适当的服务形式得到适当商品的要求。
(4)物流信息化。现代物流活动的运作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在实现物流系统化和物流作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物流通过信息将各项物流功能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信息的实时把握,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物流提供了企业减少非增值的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效率的必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