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准版商品条码的代码结构
对于我国商品条码的代码而言,由690、691、692三个前缀码构成的EAN-13码有如下两种结构: 结构种类 厂商识别代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结构一 X13X12X11X10X9X8X7 X6X5X4X3X2 X1 结构二 X13X12X11X10X9X8X7X6 X5X4X3X2 X1 注:1)Xi(I=1-13)表示从右至左的第i位数字代码 2)GB12904-1998还规定了结构三,但目前尚未用于编码。 以上两种结构的代码均由三部分组成,即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 厂商识别代码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EAN分配的前缀码的基础上增加4位或5位数编制的,用于对厂商的唯一标识。 商品项目代码是取得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核准的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资格的企业,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已获得的厂商识别代码的基础上,自行对本企业的商品项目进行的编码,包括5位或4位数。 校验码是根据前12位数按GB12904——1998附录A规定的方法计算得出的。在实际工作中,校验码一般不用人工计算,由制作条码原版胶片或制作条码标签的设备自动生成。
2、缩短版商品条码的代码结构
看商品编码
最准确的是要看一本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每年都会有更新的。简称海关税则书。网上的可以参考,但是最后还是要和税则书确认。海关商品编码是世界贸易各国共同编制的,商品编码的前六位是国际通用的,后面几位根据各个地区的产品类目性质而定,一般各个国家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就中国的海关编码而言,也不是固定的,个别类目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有变化。
报关单号的前4为表示关区号,第5-第8位表示年份,第9位是进出口的识别号,第10-第15位则是流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