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白短歌行中六龙是指什么
《短歌行》
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六龙指的是: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驰六龙於三危兮,朝西灵於九滨。」唐.李白.短歌行:「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马八尺称为「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故天子的车驾称为「六龙」。文选.曹植.洛神赋:「六龙俨其齐者,载云车之容裔。」
2. 时乘六龙是什么意思词义来历“时乘六龙”一词取自《易经》中的乾卦“时承六龙以御天”。对此语的解释,长期以来各本书上所见的一直是:
1.“六龙”,指乾卦的六爻。
2.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3.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4.六兄弟的美称。
5.天干地支纪年中一个甲子60年的周期循环中,天干中的“甲”共出现了6次。
运用
1. 北京故宫中和殿上的对联:
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
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时,按时;乘六龙以御天,为上古神话,说的是太阳乘车行于天空,车上驾六龙;所,在于:其,它;逸,安逸;彰,彰明:常,规律。
意为:太阳驾六龙永恒地在天空中运行,在于它自强不息;人君因布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而获得人民的拥戴,要永远明确这一规律。
2.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3.2012山东卫视广告推介会的主题即“时乘六龙达天下”。
3.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的“之”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定语后置,定语前置是现代汉语语规,如你有个漂亮的老妈,就是定语前置,定语前置是正常语序,原句的意思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掉头的高俊的山峰。
而高标指可以作一方标志的最高的山峰,高标是名词,你可以看出之在这里的意思是的的意思,我们可以另外分析,你记住一句话蚓无爪牙之利就是一句标准的定语前置,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你可以看见前后句相比前句修饰词六龙什么的这个修饰词在前面,后句利这个修饰词在后面,所以你发这句古文,应该是正常语序的,你说他是定语前置好吧也可以,不过这是正常句序不算什么特殊句。
4.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是出自易经有段古文,那段古文的全部内容,《周易》 第一卦 乾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拨,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
流形的解释
(1).谓万物受 自然 之滋育而 运动 变化其 形体 。 《易·乾》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高亨 注:“流形谓运动其形体。此二句言天有云行雨降,万物受其滋育,始能运动形体于宇宙 之间 。” 宋 苏轼 《告 文宣 王文》 :“虽 光辉 之成彩,未离乎散聚以流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元氏封龙山颂》 :“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寔嘉谷。” (2).万物运动变化的形体。 晋 郭璞 《江赋》 :“焕大块之流形,混万尽於一科。” 宋 文天祥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 :“目之所注,手之所施,怡然中理,通於万品之流形,虽 宜僚 之丸, 轮扁 之斲, 丈人 之承蜩,自以为莫余及也。”
词语分解
流的解释 流 ú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 随波逐流 ( 随着 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僴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 形的解释 形 í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 形容 。形骸。形单影只。 形影相吊 。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对照,比较: 相形见绌 。 状况,地势: 形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