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件、农村件等区别对待,根据成本测算制定不同的定价标准
每每讲到“送货上门”,一线快递员和网点老板们吐槽最多的痛点就是越来越低的派费:5毛钱甚至更低的派费,拿什么送上门?只要派费管够,别说送上门,就是送上床都行!…
话虽如此,但派费作为快递企业目前最大的成本单元之一,在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的体系里,是不可能做到整体提升的。个别玩家为了打开市场可能会祭出“高派费”举措,也仅仅是一种调控手段,不长久,也无法做到持续。
主管部门不可能看不到这个“症结”。但因为派费始终是一种市场手段,或者说企业内部的调控举措,无法做到直接干预,更不能去“强制”,只能进行有限的“指引”。
那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既是派费是成本单元,那就从成本入手来寻求破题之道。新国标首次提出成本分区——企业可根据产品种类、服务距离等因素,科学测算成本,以快件收寄地所在县到寄达地所在县为基本单元,向用户公布服务时限和服务价格。
在《快递服务 第2部分:组织要求》的征求意见稿中,涉及到“服务产品”类目时,新国标明确表示,快递服务产品按不同维度可分为:
按寄递区域,分为同城快递、省内异地快递、省际快递、港澳台快递、国际快递;
按城乡区域,分为城市件、农村件;
按服务内容,分为基本服务、增值服务(如签单返还、代收货款等);
按温控条件,分为常温快递、控温快递(冷冻、冷藏和其他控温快递)。
快递服务主体可参照上述一种或多种维度,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服务能力相适应的产品体系,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
一分服务一分价钱。关于服务费用的制定标准,新国标也做出明确要求:
a)根据产品种类、服务距离、运输方式、服务时限、投递方式、增值服务等因素,科学测算成本,综合考虑供需关系,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兼顾城乡区域差距,国内快递服务以快件收寄地所在县到寄达地所在县为基本单元(寄达地为县以下区域的,应兼顾投递成本),国际快递服务以国内主要城市到国外主要城市为基本单元,合理确定服务费用,形成与服务质量相适应的、差别化的价格体系;
b)各类快递服务产品的服务时限和服务价格应按a)规定的基本单元,以服务价格表、服务时限表或信息化展示等多种方式向用户公布或提供;
c)不应无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价格提供快递服务;
d)不应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用户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重点在第一条里的“寄达地为县以下区域的,应兼顾投递成本”,也就是说,一线员工和基层网点们最为关注的派费问题,都可以将其作为成本单元,体现在定价和收费中,合规合法,合情合理。
城市件、农村件,常温件、控温件,基本服务、增值服务…不同的服务对应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成本,不同的成本对应不同的价格。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服务分层,产品分类,成本分区,如此才能实现定价分级,合理收费。站在这个角度,快递服务新国标抓住了“牛鼻子”,也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