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物流中心必备条件
层高
单层建筑,如采用自动化立体库,建议层高为24米。这是建筑防火等级的要求。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低一些。
但如果是叉车作业,则高度应在15米以下为宜。有的叉车库建筑达到20米以上,也是十分浪费的。
对于多层建筑,要求对层高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如果仅用于平面作业,一般4.5米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但如果要采用货架或者阁楼,则高度应选择6.7-7.0米比较合适。如果还要考虑叉车作业,或者采用Miniload等设备,更高的楼层高度是有优势的。
防火分区
过去关于防火分区的讨论已经非常多了。这也是大型物流中心设计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
一般应按照有关规范严格执行。对于特殊情形,要事先与设计院和消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于消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上海、江苏、浙江的要求要宽松很多。要保证设计的安全性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有时,物流中心因为消防报批问题,会耽误大量时间。
基础承载能力
如何设计建筑基础和楼面的承载能力会严重影响建筑成本。对物流中心来说,承载能力要计算准确,以便设计院进行设计。
载荷包括平均载荷和集中载荷两个指标,前者是对建筑支柱承载的要求,后者是对楼板和梁结构承载的要求。平均载荷的计算是将楼层的所有载荷相加,再除以面积得出,一般要求有不低于1.5的安全系数。
集中载荷可以通过计算一个区域的最大载荷,除以该区域的面积得出,当然也要考虑一个不低于1.5安全系数。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对基础的变形、不均匀沉降等作出具体要求。
与设备有关的指标分析
物流系统的设计是一项细致工作。对于设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效率、自动化程度、可靠性等,当然,性价比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来说,应满足库存和吞吐能力的需求,才能使设计与需求相匹配。
库存
库存是一项重要指标。
作为一个物流中心来说,往往描述的是配送能力而非库存,但事实上,库存与配送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简单的关系是:配送额与配送量成正比。
而库存量与配送量成正比,与库存周期成反比。
这两个指标非常重要。
效率
设备的效率从理论上讲要求越高越好,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应考虑效率与整个系统的协调。
所谓协调,是指整个物流中心在处理货物时,各个环节效率的一致性。
理想的状态是系统的流量在各个环节是均衡的。但实际上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也没有必要强求。决定物流效率的因素很多,设备的性能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有时,管理的好坏,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有的人简单将设备的运行速度与效率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例,虽然说堆垛机的速度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决定效率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加速度、调度方法、存储原则等。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或一点。
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是未来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选择什么样的自动化水平,主要还要看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减少运营成本方面是一个关键参数。
可靠性
没有什么比可靠性更重要的了。设备的可靠性可以用一定时间的故障率来表述。
下面的公式就是计算可用度的:
V=(1-?Ti/T)*100%
式中,Ti表示子系统的当量故障时间,T为总时间
准确性指标
在设计中,考虑准确性指标是必要的,这也是设计的难点。
专业的设计人员会重点通过流程的设计来规避作业的误差。
比如说采用的拣选手段,动作的合理性等均影响作业的准确性。不能将准确性寄托在作业人员身上,尽管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
一个具体的物流中心关于设备的选择是很困惑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得要领的原因。选择设备要多听专业人员的意见。
一般来说,价格与品质是成正比例的。
与成本有关的指标分析
成本很重要,但业界对于成本的认识却不完全正确,有时甚至完全错误。
从物流中心建设来讲,成本就是建设成本。
建设成本是建筑成本和物流装备成本之和。这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建筑和设备的比例问题。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装备非常落后,这也就导致了业主们对于建筑成本的认同,但对于装备成本的不认同。这是非常遗憾的。
很多的案例表明:采用自动化立体库被证明是节约的,但这一点很难形成广泛的共识。
另一个对于成本的忽视是关于空间利用率问题。
普通的多楼层建筑被认为是理想的仓库。但这恰恰是最浪费的一种情形。以层高4.5米的建筑来说,从高度上讲,其利用率最多能达到40%,而对于一个层高24米的立体库来说,其高度利用率可能达到约60%以上,但长期以来,大家都忽视了这一结果。
另一成本是运营成本。
有些成本是固定成本,如折旧费,电费费等。有些成本是可变成本,如人工成本,包装成本等。在评估运营成本时,重点应评估人员成本在整个成本中的占比。因为这是与系统设计和自动化水平相关联的部分。
要说服业主接受成本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说物流装备还能看到实实在在的物质的话,软件和服务就更难为业主所接受。但恰恰是软件和服务(包括设计),对物流的运作成本产生了关键作用,这是要特别指出的。
结语
评价物流系统的指标很多,本文只是择其要点和重点进行评述。其实,在整个评价体系中,重点是设计方案对于需求的符合性。
数据分析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和未来期望,是设计的基础。对于未来指标的设定非常重要,过于超前和保守都是非常危险的。
检验总体设计参数是否符合总体目标的需求非常重要。其中重点指标包括作业空间,存储能力,拣选能力(包括拆零拣选和整件拣选),输送能力,包装能力,集货能力,发货能力等。
设备选型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极端条件下的应对措施也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视。
软件系统是一项被认为最难以选择的工作,的确如此。但事实上很多软件系统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软件本身,而在于团队的经验和能力。
先进性指标是一个比较难以评价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容易与自动化水平混淆。评价一个系统的先进性,主要看他的适应性、时效性和可扩展性等。当然,自动化水平也是关键指标之一。
环保性指标是近年来重点提出的物流设计指标。节能环保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积极行为。在物流系统设计中,提高效率,减少作业次数本身就是环保的重要指标。目前在热议的单元化物流更是环保指标的重要体现。
除此之外,有一个重要指标在上面未曾提及,就是物流中心的流畅性和美观,这是很难评价的部分,却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每个人 都有她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未来是属于我们青少年的,树立远大的理想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起点,它对我们的人生极其重要.
职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一种类型,对于我们来说,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它有助于我们正确判断未来职业的价值,提高选择职业的自觉性,虽然现在的职业很多,但也会发生有的工作无人做,有的人无工作做的断层现象.所以我们要以事业为重,让个人兴趣服从工作的需要.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确定职业理想,只有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志趣、能力、价值和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确定自我个性和能力的职业目标,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及标准,掌握就业信息渠道.
要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我现在所学的是物流专业,现在市场急需这样的人才.我得职业理想就是想以后从事物流工作的职业.不管以后是做货代工作还是报关工作等,我都会很认真的去做好它.
我知道,为了以后所从事的工作,现在应好好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学习期间,我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脚踏实地的学好专业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就学好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从现在起,从平凡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让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想就学校里所学得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我相信,通过努力,我的理想就会实现的.